回到頂端
|||

佛光山大學校長論壇 南華大學創新迎賓

台灣好新聞/記者謝敏政/嘉義報導 2018.11.07 15:31

記者謝敏政/嘉義報導

為推動全球佛教高等教育,培養全球化人才,佛光山系統大學「2018佛光山大學校長論壇」舉行為期四天的國際論壇,匯聚來自歐、美、亞、澳等四大洲16個國家地區、46所大學校長代表與會,聚焦在國際化與品德教育,第三場論壇於日前移師嘉義南華大學,探討「大學生的品德教育」,擔任論壇主持人的南華大學校長林聰明率先分享南華的做法,六位引言人也提出自身對品德教育的觀點,並相當肯定讚賞南華大學的執行成效。


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創辦佛光山,不僅推行人間佛教,更致力於教育文化事業,在全球創辦五所大學並成立「佛光山系統大學」,今年是第三年辦理「佛光山大學校長論壇」,邀集來自全球各地大學校長共同探討「大學治理與國際交流」、「佛教行門教育與現代生活」、「大學生的品德教育」,以及「佛教思想與當代文化」等四項議題,透過與會學者的討論,不僅能夠提供大學辦學方向之參考,更期透過多元方式的聯誼交流與討論,促成更多校際或國際間的合作機會。當天,南華大學更與匈牙利佛教大學、斯里蘭卡凱拉尼亞大學、韓國威德大學校等三校進行姊妹校MOU簽約儀式,未來南華大學與三校師生將展開更密切的交流與合作。此外,該校人文學院也與韓國威德大學校密教文化研究院進簽署合作備忘錄,將共同在人文領域上進行更深入的學術交流。


南華大學校長林聰明表示,相較於其他教育,品德教育比較抽象,為達到目標,就必須透過具體行動來薰陶學生品格。因此,學校會規劃義工培訓、感恩回饋教育等多元課程,讓品德教育融入學生的生活中,此外亦鼓勵學生主動關懷長輩、送愛下鄉,將三好理念發揚至社區與其他學校,藉此善盡大學社會責任。六位引言人也分享交流觀點及各校策略,拉曼大學副校長尤芳達指出,大學教育目的應包含學習交流、公民教育、人格塑造等多元目標,而品德教育始終是教育的不變根本;南天大學校長Bill Lovegrove則分享學校如何透過靜坐教育,培養學生正念、集中注意力,並將正念靜坐規劃為系列課程;輔仁大學使命副校長聶達安神父提到佛光山系統大學推動的三好教育讓他印象深刻,他認為品德教育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教育,是影響學生一輩子的關鍵,培養學生追求生命的真、善、美是相當重要的課題;慈濟大學學務長謝坤叡表示,品德教育應透過言教、身教、境教等方式,來培育大學生懂得感恩、尊重的人格素養;安特衛普大學校長克理斯·馮克,也分享了比利時推動品德教育的作法,並指出無論信仰何種宗教,其本質都是要回歸到對生命的愛及關懷等真諦。


此次論壇南華大學安排親善大使進行校園導覽,今年以「國際化、科技創新」為主題,介紹最具特色的教學環境包含自然療癒研究室、產品設計工坊、植物工場以及互動遊戲設計室等,藉此讓與會貴賓從參觀體驗中更加認識南華。為因應科技潮流,AI時代來臨,會場周邊特別規劃展出「智慧機器人特展」,呈現資工系及資管系師生一同研發創作的「人臉辨識機器人」、「猜拳老千機器人」、「導覽對話機器人」、「掛號機器人」、「帶位點餐機器人」、「景物辨識機器人」之外,更以機器人三好歌帶動唱方式迎賓,相當吸睛。而結合南華校景的「歡樂拍照機」也深受貴賓歡迎,直說「酷斃了」。


南華大學為歡喜迎接來自全球各國的貴賓,特別製播「三好校園」、「鳥類生態」及「南華美好的一天」等系列影片,藉以展現星雲大師所創辦的「優質三好校園」,並安排豐富精采的表演節目迎賓,首先由民族音樂學系學生以腰鼓舞蹈展現喜氣的氛圍,獲獎無數的武術隊也以精湛的表演震撼全場,來自巴西的25位外籍生以森巴打擊樂及舞蹈融入民音系傳統的鼓樂,首度以中西融合的展演方式迎賓,現場熱情洋溢;來自印度、斯里蘭卡及尼泊爾國家的學生更帶來新南向國家傳統的迎賓舞蹈,豐富精采的表演,不僅展現該校友善的國際化校園之氛圍,也相當受到貴賓的讚賞,讓大家留下美好且難忘的回憶。

熱門關鍵字:

嘉義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