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無障礙修繕現況與發展 產、官、學三方共創友善環境 伊甸辦座談會 讓「雙老」不再危機重重

中央社/ 2018.11.02 18:14

無障礙修繕現況與發展 產、官、學三方共創友善環境 伊甸辦座談會 讓「雙老」不再危機重重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81102 18:13:58)「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功能逐漸衰退,熟悉的居家空間,曾幾何時一個起身、一個腳步,都伴隨著重重的風險…。」2018年臺灣已邁入高齡社會,老年人口亞洲排名第3,而全台最長壽的臺北市,65歲以上高齡者人數更已超過43萬,且有超過60萬棟的建物屋齡在30年以上,人老屋老的「雙老」現象,無論是耐震標準、消防安全、無障礙設施等危機重重,絕不可輕忽。

為推廣無障礙設計概念的重要性,以及分享臺灣建築無障礙環境改善的發展,伊甸基金會今(2)日上午於中國科技大學舉辦「107年臺灣住宅無障礙修繕現況與發展座談會」,邀請各領域學者共同與會,將針對高齡者與身心障礙的居住環境挑戰、政府部門與民間推動修繕的服務及方案進行探討,盼藉由專業交流,使無障礙與友善環境理念在社會上逐漸落實。此外,臺北市政府社會局副局長張美美、伊甸基金會副執行長林文賓,以及中國科技大學副校長張偉斌也特別蒞臨現場,產、官、學三方共聚,象徵為臺灣未來社福政策共同努力。

座談會首先由臺灣大學社工系教授楊培珊,針對高齡與身障者的居住環境主題進行精采的演講。楊培珊提到,2013年聯合國於兩公約國家人權報告中表示「居住權」為重要的基本人權,任何人都有和平、安全而有尊嚴的居住在某處的權力。然而在2016年台北市身心障礙者生活狀況調查,有12.3%的身障者在家上下樓有困難、且高達7成住在「無電梯」集合式住宅,在在顯示生活中的確仍存在許多居住環境硬、軟體的困難;唯「通用」概念深植,方能打造友善住宅、友善社區,進而友善城市。

逢甲大學土木工程系教授張智元在分享政府推動居家無障礙修繕方案時,以臺北市政府與伊甸合作的「臺北扶老‧軟硬兼施」為例,他表示,一站式的服務流程讓長輩申請時可透過「扶老秘書」角色,建立信任感、即時掌握修繕流程進度以及補助申請,同時橫向整合職能治療師與修繕服務,使服務更完整,亦達事半功倍之效,可作各縣市政府修繕政策之參考。而高雄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助理教授謝秉銓則以伊甸大林雙福園區的社會住宅修繕為案例分享,除介紹社會住宅概念,也就內部居家環境修繕觀察進行比較,強調社會住宅去標籤化的重要,以及除了滿足法規規定的無障礙設計,實用及貼心的安排,都能有助於無障礙化的社會住宅發展。

伊甸基金會自2010年推動「友善家園計畫」,開創多元的服務模式幫助身心障礙者及高齡者進行居家環境無障礙修繕,至今已為超過800個家庭打造安全溫暖的避風港。此次辦理座談會,期望能藉由各界專家學長從實務經驗出發,將成果轉化成長照產業及政策可發展之方向,使社會福利更加完整,使社會大眾有安全、無慮的友善生活環境。

訊息來源:財團法人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

本文含多媒體檔 (Multimedia files included):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243910.aspx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