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包容過世 天氣 國土計畫法

環署公布首份水中微塑膠調查 自來水、海水、沙灘、貝類皆驗出塑膠

台灣好新聞/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2018.09.25 18:08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近年來國際間重視海洋塑膠垃圾議題,研究也證實長久不壞的塑膠垃圾,會影響海洋生物成長與覓食環境。其中含塑膠微粒的化粧品及個人清潔用品,會累積在生物體內,最終進入人類攝食生物鏈,影響更廣泛。行政院環保署今(25)日公布官方首份台灣水中微塑膠調查報告,證實自來水、海水、沙灘砂礫及貝類中均含有微型塑膠。


環保署於2017年12月至2018年7月進行全台灣89處自來水淨水場、7處養殖區及福隆、墾丁2處海水浴場之自來水、海水、沙灘砂礫及貝類中微型塑膠調查計畫,結果證實大部分樣品均檢出微型塑膠。調查結果自來水中檢出塑膠皆為纖維狀,數量範圍為0至6根/公升;海水微型塑膠數量範圍為每1,000公升有1,000至18,500個,沙灘砂礫每公斤26至2,400個,養殖及野生貝類每公克0.2至5.2個,經鑑定檢測出之微型塑膠多屬常見的塑膠材質。


環保署表示,塑膠被人類大量生產、使用與拋棄後,已在地球環境中無所不在,微型塑膠污染近年被聯合國視為影響最廣泛深遠的環境議題之一。國際間的研究顯示污染範圍不止於海洋環境,許多國家的淡水與陸地、甚至是南北極地都已發現微型塑膠。


為了確保國人生活環境的品質與安全,環保署在今(2018)年2月與參與海廢治理平台之公民團體共同公布之「海洋廢棄物治理行動方案」,即設定「以科學數據掌握國內污染現況」為重點工作項目之一,規劃由環保署與平台公民團體分工執行多項大範圍的調查計畫。


行政院環保署今(25)日公布官方首份台灣水中微塑膠調查報告,證實自來水、海水、沙灘砂礫及貝類中均含有微型塑膠。(圖/環保署)


環保署表示,這次公布之國內微型塑膠污染現況之調查即由環保署環境檢驗所負責執行。針對國際學術界定義小於5 mm之微型塑膠,環境檢驗所使用較國際研究通用更嚴謹的調查方法來進行採樣及檢測,除以更小孔徑濾膜過濾水體外,更精確檢測每一根微型塑膠的材質。


環保署環境檢驗所表示,該調查計畫計使用3種檢測方法,即熱觸測試法、螢光染色法及顯微光譜法,前2種是目前最常用的微型塑膠定量法,可以測得微型塑膠的數量,但無法測出塑膠是屬於何種材質。因此環保署環境檢驗所更自行研發可以精確定性材質的顯微光譜法分析技術,可有效定性及定量檢體中的微型塑膠。


環保署指出,自來水調查發現檢出微型塑膠均為纖維狀,顏色包括透明無色、黑色、紅色、藍色等。海水、沙灘砂礫及貝類調查發現,微型塑膠之形狀包括發泡狀、薄膜狀、顆粒/圓珠狀、碎片狀及纖維狀,而顏色更多元化包括透明無色、乳白色、紅色、橘色、黑色、藍色、棕色、綠色、粉紅色、黃色、黃褐色等。其中野生扇貝體內甚至含有成團的塑膠纖維。環保署更進一步對微型塑膠之材質進行鑑定,本次調查共檢出聚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12種塑膠材質。


行政院環保署今(25)日公布官方首份台灣水中微塑膠調查報告,證實自來水、海水、沙灘砂礫及貝類中均含有微型塑膠。(圖/環保署)


環保署表示,目前國際間並無判定微型塑膠確切來源的具體方法,但透過材質鑑定,可以合理推斷微型塑膠是由各類人造塑膠物品廢棄進入環境中不斷裂解後產生,特別是長期且大量應用於餐飲、食品、製造業的一次用塑膠、包材與化纖製品。此類物質不僅深入民生消費習慣,也在你我不知不覺中進入生活環境、磨耗並影響自然生態。例如街道、公園或淨灘時常見隨意丟棄之寶特瓶、塑膠袋、瓶蓋、吸管、塑膠飲料杯及各種人造纖維產品等。儘管目前世界各國尚未建立針對微型塑膠的健康風險評估與安全容許標準,但上述生活塑膠物品裂解產生之微型塑膠,很可能會經由生態食物鏈及飲水被人體攝入。


環保署表示,透過微型塑膠之調查與後續減塑政策的推動,台灣除了能為國際塑膠污染議題盡一份心力,本次調查之目的更在健全我國環境基礎資料、並朝長期污染監測努力,在調查期間與後續也都將持續與相關部門商討因應對策與措施。

熱門關鍵字:

台北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