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秋冬河川揚塵好發期 中市府舉行應變防護演練

大成報/ 2018.09.21 16:28
【大成報記者蕭宇廷/臺中報導】為防治河川揚塵,臺中市政府環保局每年加強河川種植戶稽查輔導,並協調中央施作各種複合式工法與造林,臺中已連續3年未發生大規模河川揚塵現象。由於9月中旬後屬秋冬氣候型態,東北季風逐漸盛行、是河川揚塵的好發期,環保局近日於大安區濱海樂園舉辦河川揚塵應變防護演練,盼透過各項工法,為防範河川揚塵做好萬全準備。

環保局21日表示,臺中市河川揚塵易發區域,主要以大安溪、大甲溪流域從台1線至出海口間河段,近年來環保局協調經濟部水利署第三河川局,已於大安溪及大甲溪口種植將近10公頃防風林;同時藉由河川揚塵防制工法,就地取材將礫石堆成約1.5公尺的石籬,成功阻絕風沙越過截砂石籬,至今施作長度已累積10公里以上。

此外,第三河川局也於出海口附近施作各種複合式工法,包括水線、防塵網等來防制砂石飛揚,並協調林務單位設置保育林及堤後造林;自民國99年至今,已完成河川沿岸20公頃造林工作,持續減少裸露面積,避免風大帶起沙塵。環保局為避免河床上種植戶大面積翻耕行為致揚塵現象,也不定期與第三河川局舉行聯合稽查並輔導改善。

20日的河川揚塵應變防護演練,市府共動員環保、水利、教育、農林、衛生、警察、消防、村里等44個應變單位,分別執行通報、管制、防護任務,以及各機關LED、廣播及電視跑馬燈即時通報;大甲區德化國小也於大安溪出海口附近的頂安里社區,進行河川揚塵防制環境教育,包括在地里長、居民及大甲區德化國小學童等約200人參與。

環保局長白智榮指出,在中央與地方的合作下,臺中市已連續3年未發生大規模河川揚塵現象,針對揚塵危害最嚴重的大安地區進行滿意度問卷調查,民眾整體感受到揚塵有改善者,已從原本的1.6%上升至71.9%。

此外,臺中市河川裸露地面積已由104年的46%降低至107年的36%;懸浮微粒濃度超過每立方米150微克的大規模揚塵天數,自96年22天逐年下降,統計104年後至今未發生大規模揚塵事件。

環保局提醒,9月中旬後屬於秋冬氣候型態、東北季風逐漸增加,易致強風造成塵土飛散,提醒民眾於風飛砂來襲時應緊閉門窗並戴上口罩,並於門口適度灑水,若非需要盡量不外出;駕車請減速慢行、小心駕駛,配合警察同仁交通指揮。

熱門關鍵字:

地方新聞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