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燈會 走春 賞櫻

GSMA研究發現,5G將推動歐洲經濟成長

中央社/ 2018.09.20 15:44

到2022年,歐洲的行動經濟規模將達到7200億歐元,但需要進一步的監管改革才能發揮該地區的全部潛力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80920 15:44:17)布魯塞爾--(美國商業資訊)--據GSMA今日公佈的一份最新報告指出,到2022年,歐洲行動生態系統預計將占該地區GDP的4%以上,但必須採取適當的監管措施,方可讓歐洲成為全球5G領導者,並建立真正的歐盟數位單一市場(EU Digital Single Market)。GSMA《行動經濟》(Mobile Economy)旗艦系列的最新區域版本今日在GSMA移動360-歐洲(Mobile 360 – Europe)大會上公佈,大會期間,來自行動產業和監管機構的資深代表召開會議,討論歐洲電信的未來。

GSMA會長葛瑞德(Mats Granryd)評論道:「到2025年,歐洲5G網路可望覆蓋該地區近四分之三的人口,屆時,歐洲將成為僅次於亞太和北美的全球第三大5G市場。但是,能否在5G時代獲得成功將取決於政府實施前瞻性監管架構的能力,這些架構有利於激勵永續投資、推動創新和保護消費者。」

行動通訊是歐洲經濟成長的引擎

2017年,行動科技和服務為歐洲創造了3.3%的GDP1,相當於貢獻5500億歐元的經濟附加價值。到2022年,這一貢獻值可望增加到7,200億歐元(占GDP的4.1%)。2017年,歐洲行動生態系統還在該地區創造了250萬個工作,並貢獻了1,000億歐元的公共資金,主要是以一般稅收的形式,包括加值稅、公司稅和就業稅。

改革將推動數位演進

若要充分發揮5G的潛力,歐洲需創造更具支持性的政策環境,使其成為首選投資地。監管措施應力求:

•鼓勵有利於投資的良好環境,使行動產業能夠進行最終讓消費者受益的投資;

•支持「相同的服務,相同的規則」(same service, same rules)政策,進而促進競爭、加速創新和提升消費者福利;

•在適當的時候和合適的長期條件下,可及時獲得適用頻率的統一頻譜,以利營運商投資於未來的網路和服務;以及

•使歐洲營運商能夠充分利用資料的全部潛力進行創新並在全球市場競爭,同時保護消費者的隱私和機密

歐洲準備邁向5G

歐洲是全球行動普及率最高的區域市場。據今日公佈的報告指出,截至2017年底,歐洲的獨立行動用戶2數量達到4.65億,占地區人口的85%。到2025年,這一數字預料將增加到4.81億,占地區人口的88%。

儘管4G在許多市場仍有成長空間,但預期在這個十年結束前,歐洲行動營運商將推出首批5G。到2025年,5G連接數量預計將達到近2億,相當於歐洲總連接數的29%。3

Granryd補充道:「隨著行動營運商進行試驗,以及準備在未來幾年擴大5G投資,歐洲目前正在積蓄力量,以迎接5G時代的到來。與此同時,鑑於長期的財政和競爭壓力,歐洲營運商正超越其核心的電信業務,在一系列垂直產業的消費者和企業市場中探索和釋放新的收入來源。」

《行動經濟:歐洲2018》(The Mobile Economy: Europe 2018) 新報告由GSMA旗下研究機構GSMA行動智庫(GSMA Intelligence)編製。如欲取得完整報告和相關資訊圖表,敬請造訪: www.gsma.com/mobileeconomy/europe/

-完-

關於GSMA

GSMA代表全球行動營運商的共同權益。GSMA在更廣泛的全球行動生態系統中連結著逾750家行動營運商、超過350家企業,其中包括手機與裝置製造商、軟體公司、設備供應商、網際網路企業以及相關產業組織。GSMA也是業界領先活動的主辦者,如世界移動大會、世界移動大會-上海、世界移動大會-美國以及移動360系列會議等等。

查詢詳情,請瀏覽GSMA網站:www.gsma.com。在Twitter上關注GSMA:@GSMA。

1 GDP貢獻包括直接的生態系統貢獻(0.9%);間接貢獻(0.5%);以及生產力改善(1.9%)

2獨立行動用戶指的是可擁有多個SIM卡連接的個人

3不包括授權的蜂巢物聯網(IoT)連接

原文版本可在businesswire.com上查閱: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180918005468/en/

免責聲明:本公告之原文版本乃官方授權版本。譯文僅供方便瞭解之用,煩請參照原文,原文版本乃唯一具法律效力之版本。

聯絡方式:

代表GSMA

Beau Bass

+44 79 7662 4962

[email protected]

Olivier Lechien

+32 479 99 01 63

[email protected]

GSMA新聞辦公室

[email protected]

訊息來源:business wire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