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根莖─2018台灣美術雙年展 拓展自然與人文的野性界線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80918 16:46:54)文化部所屬國立台灣美術館即將於本(9)月22日推出由客座策展人龔卓軍與國美館研究人員周郁齡共同策劃的「野根莖─2018台灣美術雙年展」,今(18)日舉行展覽記者會,由國美館陳昭榮代理館長主持,兩位策展人、協同策展人王品驊及參展藝術家王墨林、姚立群、見維巴里、蘇予昕等均出席。陳昭榮代理館長表示,國美館每兩年透過台灣美術雙年展爬梳臺灣當代藝術的發展脈絡,自第五屆(2016)開始,邀請客座策展人與館內策展人共同規劃,期能擴展雙年展在議題研究及展覽空間概念的連結與整合,試圖使雙年展成為一跨學科、研究、知識交換以及空間實踐的領域。「2018台灣美術雙年展」以「野根莖」為命題,透過田野調查及實驗性質的呈現,展現臺灣當代藝術發展的張力,期望帶給民眾不同的藝術饗宴。
「野根莖─2018台灣美術雙年展」從視覺藝術策畫、展場意象構成、藝術事件發生,緊密呼應主題「野根莖」拓展的台灣自然與人文地理議題。龔卓軍表示,本次雙年展邀請來自不同族群、不同階層的藝術創作者參展,希望呈現不同視野的台雙展。周郁齡則認為雙年展應該是讓當代藝術作品對話的平台。本次策展試圖重新定位美術館、典藏品與國家的關聯及位置,希望重新梳理藝術史的邊界與野性。2018台雙展以多重觸角發展,延伸出「野山海」、「野史野影」、「野身體」、「野星叢」、「野家屋」等五個根莖系,藉由觀察與呈現藝術社群組織,重新感受臺灣當代藝術如何與山海、部落、星辰、歷史、影音、身體、劇場、家屋、城市對話。
「野山海」邀請的當代的藝術家,依其存在處境的出發:山岳、海洋、荒野、漂流木、海廢、昆蟲等自然環境的多樣性,形成其創作材質與形式的思考。參展作品〈東海岸,佑! 一起一起,自己自己〉便是生活聚落代表,藝術團體「東海岸,佑!」於8月中進駐國美館的戶外場域,以一個半月的時間,集體搭建「搭麓岸」共同生活,象徵群聚生活、集體勞動、天地為家的概念。昆蟲學獨立研究者王惟正展出《sp.島民》,以超微距攝影呈現臺灣最原始的一批昆蟲住民,呈現這些默默無名的真實存在。
「野史野影」探索藝術社群結社的方式,試圖將視覺線索與緊湊的人際流動進行連結,亦朝向廣義的藝術史與其幽微延展的邊境。在此主題中,展出吳耀忠四件作品:〈自畫像〉、〈殘雪〉、〈群山〉、〈人物速寫〉,選自2005年以來在蔣勳與陳映真的協助奔走下,家屬們捐贈給國美館的珍貴吳耀忠遺作,從作品中折射出多重文化與政治顯影。此外,亦展出蘇新田一系列手稿年表,他在1980年代後期開始個人的「治史工作」,透過友人自國外購得的歐美與日本美術史與現代史書籍獲得靈感,手繪了包括臺灣文化史、左派團體研究、美術史等等圖表,呈現驚人的個人意志以及錯綜複雜的歷史事件連結。
「野身體」以1987年甫解嚴後發生的《拾月》—一群年輕劇場工作者在荒廢場址,自發開展關於身體、蒙太奇觀念、政治隱喻等在野行動為起點,進而折射1987年小劇場運動起始的重要起始事件。其中邀請「身體氣象館」以製作團隊的模式回訪「拾月」,現場以影像裝置、建築構成、拼貼文本,構成時間與地理的交疊場域,其中黎煥雄亦帶領團隊於開展後進行一場行動,試圖回應已佚失的劇本《在廢墟拾月看海的獨白》。此外,吳其錚的《土》集合了他歷年的陶土創作,凸顯了小劇場、當代藝術、社區計畫與偶戲之間不分畛域的實踐。
「野星叢」探討概念想法與物件之間的關係,藉由概念的集合與組織達到多種理解歷史的創新方法。參展藝術家陳瀅如的作品《超星鑑定III:熵:25800》,利用破碎的歷史、媒體影像與信息重新演繹,以假說預言,並進而推展對未來的想像。「野星叢」的藝術家還有蘇予昕的《河流摺》系列作品,重複描繪河流於不同時空的可能樣貌,呈現帶有節點的河流,流經不同的氣候、地形與繪畫語言,重新洗刷繪畫視角中的第一人稱、鬆綁了特定地域的指涉,進行如同繪製地圖一般的繪製風景之行動。
「野家屋」展開臺灣「家屋」的當代處境,以1990年代臺灣房地產飆漲為起始點,其所匯集的離散鄉愁、在地抗拒與反思能量。其中張立人將展出新作〈經濟奇蹟〉,描繪資本主義在城市中運作至極致的窘況,以經濟戒嚴的形式取代思想戒嚴控制人民,透過模型城市展現微縮政治學。林玉婷的〈未來預想〉採用了早期台灣房地產廣告的手繪建築看板等「完成預想圖」模式,沿路為住宅建物畫像,藉由完成預想與實景寫生,還原過去想像中的今日現場。
除了透過策展呈現的複雜脈系,此屆台雙展亦透過與教育機構以及在地文化空間協力合作,在展前以及展期間陸續推出與主題相互交織回應的策劃。如與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合作推出「Kacalisiyan斜坡上的民族:撒古流.野根莖講座」,邀請107年國家文藝獎美術類得獎藝術家撒古流,透過完整的思想脈絡,重新進入排灣族的生命美學與生態哲學。與清華大學藝術中心合作舉辦《浪與浪搖幌-邱剛健專題》,回應雙年展裡對《劇場》雜誌文化影響的探討,以及蘇匯宇向邱剛健的《唐朝綺麗男》致敬的當代創作。
此次雙年展亦包含了多元向度的衛星活動,協力合作單位包括: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國立清華大學藝術中心、忠信市場黑白切藝文空間、玩劇島小劇場,為「2018台灣美術雙年展」帶來野性蔓生的連結動能。展覽及活動相關資訊請參考國美館官網: www.ntmofa.gov.tw。(廣告)
訊息來源:文化部
本文含多媒體檔 (Multimedia files included):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240952.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