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讓心飛「越」幸福 中央大學國際志工南向服務學習

大成報/ 2018.08.21 00:02
【大成報記者羅蔚舟/桃園報導】
為實踐公益服務社會的精神並學習經營自己的人生,2018中大國際志工首發團來到越南沙瀝,當地因從未有國際志工服務團隊到訪,因此格外受到當地政府與志工的歡迎。藉著實地走訪與教育實務的投入,將帶給偏遠角落中孩童,難以取代的實質關懷和希望;並希冀透過社區民眾的合作,讓環保走進每個人的生活,強化居民的環境意識和文明素質,推動大眾對美化社區的參與。

有鑒於桃園新住民人口數逐年增加,學校秉持著回饋社會,培養以東南亞國家為服務據點的國際志工團隊,給予僑生或國際生回到自己的家鄉服務回饋社會的機會,由服務學習辦公室於2017年底輔導學生成立「國立中央大學國際服務學習志工團隊」,開啟了中大海外志工新里程碑。

為增加學生服務學習的參與態度,培養服務技能及自信心的建立,服務學習辦公室規劃安排團員於「台灣新住民萌芽協會」先行進行為期四個月的國內服務。另外,亦增加越南語課程,展現前進越南服務的誠意與用心;並透過一系列的培訓課程,從中發掘自己的興趣,最重要的是學會如何相互尊重、包容以及愛,並能讓服務內容更臻完整。

中央大學學務長林沛練表示,越南是東南亞國家中,歷史上受中國文化影響最深,且飲食習慣類似華人,希望以文化的交流能促進孩子們的國際觀之外,也能夠提升他們對於自我認同感,對於新知識產生好奇心。

中大國際志工團隊於2018年8月5日至8月16日,由服務學習辦公室黃裕隆帶隊前往地處南越,被視為湄公河三角洲的最大花卉產地,以盛產花卉、懂植栽的花農聞名,位在湄公河畔的 沙瀝市 ( Sa Dec City) 進行服務,內容主要是與當地志工一起進行常態「花田」種植養護工作為服務重點,清理雜亂的樹枝及美化社區,深入在地生活體驗;而學生也帶領當地學童以寓教於樂的團康活動,培養良好人際關係及互助合作精神。此外,團員也與當地政府及志工團體交流,討論的議題分別為永續旅遊及地方旅遊發展,希望可以透過當地的花卉生態觀光發展,建構計畫與就地輔導方式深化發展,建構永續觀光發展之生態旅遊模式。

越南僑生的企管系一年級姚文苓同學,協助克服語言障礙,深入介紹越南當地風俗民情,降低因語言隔閡所造成的服務困擾。她表示,也許服務能做的不多,但只要盡己所能做到最好,就無愧於學校對國際志工的支持與鼓勵,也希望學校能再投入更多資源在國際志工服務推動,正所謂「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希望有更多人參與國際志工的行列,因為不用太多言語,就可以感受到自己的幸福。

資管系三年級朱右慈表示,在第一次參與國際志工的經驗裡,看見了不同於以往的生活文化感到相當震撼,那是親身體驗才會知道的感受!因為這次的活動讓看見了在地青年們對於自己家鄉的認同與努力,透過頻繁的活動合作,培養了彼此之間的友誼。在當地生活的每一天,都會出現驚喜,很可能是一道從沒嚐過的食物;亦或是當地人們的親切款待,每件事都值得自己去嘗試!

(圖由中央大學提供/圖上:中大國際志工團隊於8月5日至8月16日前往越南沙瀝進行服務,透過遊戲、音樂及舞蹈,讓當地學童與本國學生融入無國界的生活。圖下:中大國際志工團隊與當地青年志工交流座談會大合照。)

熱門關鍵字:

地方新聞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