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教育 照明商店 鬼妹

原鄉踏查十年回顧最終章 檢視台灣農地與原鄉的故事

匯流新聞網/胡照鑫 2018.08.13 17:33

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李盛雯/台北報導

神腦科技文教基金會主辦的「原鄉踏查10年回顧影展《拾代》」,由宜蘭出發巡迴,走過一圈台灣,到各地分享當地的影像紀錄畫面,最後一站回到台北市,主題鎖定農地的故事,現場播放《台北作田人》、《田‧滿》兩部紀錄片。神腦科技文教基金會董事林本炫表示,神腦科技文教基金會向來關懷生態環境,回顧影展最後一場次選擇這兩部與土地有關的紀錄片,就是想展現原鄉踏查的精神,舉辦影展比賽不只是鼓勵紀錄片而已,基金會更重視用獨立批判的觀點,向下扎根帶動議題討論,創造生活的改變。

你知道台北市其實還有農夫在種水稻嗎?就在北投捷運站的關渡平原。《台北作田人》一開頭就是捷運淡水線沿線的大樓廣告招牌標語:「為您建築幸福家園」、「台北人最眷戀的原家園」、「台北市百萬置產」、「台北不只是城市,也是座森林」。場景換成一大片綠油油的水稻田,「城市的人覺得田很新奇,但其實,田本來就在這裡。」一語帶出都市開發和農業的衝突感。然而,台北市空屋率卻達8%,有6萬6千個房子無人居住。

農人阿喜在《台北作田人》分享北投的田地生態,大部分的田都在五十幾年賣掉了,地主若不使用土地就會被課荒地稅,所以地主決定繳田賦稅,把土地交由農地代耕隊耕種,讓農地代耕隊盈虧自付。 「內湖和信義區以前是農地,士林科學園區幾年前也還是土地,若土地被收回去就不能種田了,何時被收回去開發,這很難說。」 影片中的農人阿偉道出農地代耕隊的無奈。

台北市最後一畝水稻還能留多久?沒有人知道。沒有年輕人進入農業,世代斷層能讓農業技術保留下來嗎?《台北作田人》導演卓紫嵐指出,「這是我花了一年時間拍攝的畢業製作,我是一個都市小孩,不了解土地和自然環境,農業有很多議題要處理,我發現最後還是要回到他們如何跟自然環境生活,如何跟天、地共處的選擇。」

淡出政壇的「現代農夫」羅文嘉笑說:「種田聽起來很浪漫,其實一點也不!以前做政治是看人臉色,想改變人,煩惱和爭議就隨之而來。現在種田是看老天臉色,謀事於人,成事於天。我有很多體會,比較容易放寬心。務農以後,我開始注意到很簡單細微的東西,其實一直都在我們的生命中。幸福原來並不難,只在你一念之間!」 

不只是大人可以創造生活改變,還有一群來自宜蘭北成國小的師生,由李易倫老師帶著五位升小六的學生,花一年時間拍攝《田‧滿》紀錄片。

「雪隧開通後,帶動了觀光和到宜蘭置產的人們。奇怪的是,農田不種稻了,改種房子。到底為什麼良田美景會一直減少呢? 」12歲孩子的提問,在《田‧滿》中開展「農地農用,農舍農用」的討論。他們發現,2000年農業發展條例推出之後,2015年5月全台灣多蓋了3萬3165間農舍,宜蘭多了7578間,每年宜蘭都多出700棟房子。

於是,孩子們開始田野調查訪問當時宜蘭縣農業處處長、宜蘭議員、有機耕作推廣者、農舍主人等相關人士,試圖釐清農舍的爭議,希望保護宜蘭之所以為「家」的美麗地景。這個議題也在2015年引發媒體大量關注,甚至讓《田‧滿》團隊被做成教案收錄在社會課本中。

李易倫老師說:「我從2009年網頁時代開始就帶領學生每年參與比賽,神腦科技文教基金會辦了,我就要挺。神腦在全台做了很多努力,在教育界向下扎根,所以這個活動應該要邁向下個10年。我帶領學生參賽,重點不是得獎或是有沒有媒體報導,這是一種態度,會跟著他們一輩子。我們沒有辦法改變現狀,但我們還是要持續關心周遭的議題。」

策展人游惠貞指出,有個小朋友跟媽媽一起看完《田‧滿》紀錄片之後,他們決定不要到宜蘭買土地。她說:「紀錄片也許無法拿來解決問題,但是可以喚醒大家的關注,我們只要關心周遭的人事物,改變是可能的! 」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原住民追尋家的故事/壩毀家園+夢一樣的流興 原鄉踏查十年回顧影展在桃園

回顧原鄉踏查記錄臺灣10年 劉克襄:培養下一代觀察力 影音教育學習無止境

新聞照來源:神腦科技文教基金會提供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