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華視新聞雜誌到亞大製作網癮防治專題

中央社/ 2018.07.25 13:55

華視新聞雜誌採訪團隊,到亞大「網路成癮防治中心」採訪、製作青少年網路(遊戲)成癮專題。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80725 13:54:44)華視新聞雜誌記者顧展瓏偕同攝影記者,23日上午到亞洲大學(Asia University, Taiwan)「網路成癮防治中心」,採訪亞洲大學心理系講座教授兼副校長柯慧貞,採訪範圍觸及青少年網路成癮的嚴重性,探討網路或電玩遊戲成癮的成因,並請柯慧貞副校長提出建言,政府單位要有配套政策,以加強改善或減輕年輕人使用手機或是玩電玩的過度使用情形。所有訪談內容,擇期於週五晚間10時以後「有關青少年網路(遊戲)成癮的專題」新聞雜誌單元播出。

對現代人而言,使用3C用品似乎是無可避免,顧展瓏記者一開始先訪問網路成癮的真實案例,經過熊大同學的同意,透過自身沉迷與走出沉迷的經驗來給師長和同學們建議。熊大同學受訪時分享網路成癮的心路歷程以及戒癮過程,他中學時,因父母衝突、自己焦慮高,又常常成為同學霸凌的對象;因此躲到網路遊戲中找到成就感,故每日沉迷其中,曾每日上網打電玩高達十五小時,也因此影響功課、健康;他也試著要減少上網,但常常做不到。熊大後來經過網路成癮防治中心的諮詢輔導,訓練時間管理、每日安排具體活動行程,從事可以帶來成就感的替代活動,每日做愉快感、成就感、意義感活動,逐漸減少上網。

柯慧貞副校長也補充舉例說,某位國中生因課業成績不好,從電玩遊戲找到成就感,後來逐漸沈迷網路遊戲中,經輔導,找到「高四感」替代活動,他從球類及社會服務,找到另類成就感,而逐步走出沉迷。輔導過程,也發現這位同學面對考試壓力大,也常逃避到遊戲中,團隊輔導他將對考試的負面想法轉為正向思考,並練習放鬆活動,透過輔導他的課業逐步正常。此外,針對他在斷網時的焦慮與想立即玩的慾望,團隊協助他「停」、「深呼吸」、「觀慾望」、「活在當下」,讓個案慢慢脫癮。

柯慧貞副校長的研究團隊104年發現隨著電玩遊戲、手遊盛行,國高中生網路成癮高風險群盛行率約12.6%、13.9%;但近二年來,手機成癮高風險群比率快速上升,104年調查,國小、國高中生約7.1%、13.9%、18%;但教育部106年的調查發現,手機沈迷傾向學生比率提升到:高中職30.8%、國中29.9%、國小高年級19.3%,情況嚴重。故團隊在科技部計畫下也致力研發手機成癮的預防方案,並以實際介入方案成效評估計畫證實可有效增加大學生手機健康用的比例的方案。

「以青少年網路成癮的部分,台灣到底有多嚴重?」、「我們有沒有相關的檢視表,有哪些檢視項目可以了解自己是否有網路成癮風險?」、「網路或電玩遊戲成癮的成因為何?」、「那家長要如何透過3C教養, 學校透過教育,政府要有何政策改善或減輕年輕人使用手機或是玩電玩的過度使用?其他國家作法為何?」顧展瓏記者接著與柯慧貞副校長展開訪談。

柯慧貞副校長建議,政府應更重視推廣3C教養的親職教育;另考慮南韓做法,對於兒少青少年強化3C健康用、自律用的教育,並且即時利用篩檢,找出網癮高風險,及早介入處遇,以預防嚴重成癮與相關危害。她提議家長不要只是沒收子女手機,可考慮讓孩子瞭解過度使用手機的好壞,和子女溝通約定健康上網的規範,並以身作則,一起利用管理時間的APP或家庭路由器,控制手機使用的時段、活動及時限,另協助子女找出不上網、不玩遊戲、不沈迷社群網站的「高四感」替代活動,使子女擁有幸福感,才是良方。亞大近三年已協助台南市政府培訓健康安全上網講師,在幼兒園與國中小推廣3C教養;並已開設網癮防治學程,讓學生運用所學進行服務學習,到中小學進班推廣健康上網、幸福學習活動。

由於台南市政府前年曾對各校推動網路成癮防治工作上的問題與需求進行調查,其中,多數學校反映亟需網路成癮教材與案例作為推動工具;為解決此問題,亞大網路成癮防治中心研發,曾由科技部計畫補助與財團法人種子教育基金會贊助經費,完成多項網路成癮辨識與輔導之培訓教材,並拍攝實例微電影,做為輔助教材。目前已完成六部微電影,包括「小偉的故事—那段網路成癮的歲月」、「小偉的故事—走出迷網逆轉勝」、「失控—安琪的手機成癮」、「宅仁的悔恨—阿仁的網路遊戲成癮故事」、「3C管教小劇場—四種類型你是哪一型?」及「同你心」。其中,個案微電影乃由亞大心理系師生們改編自實際案例;再透過編寫劇本、導演,且師生合作演出。

訊息來源:亞洲大學

本文含多媒體檔 (Multimedia files included):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238123.aspx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