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觀察跑鞋磨損處 2重點揪出姿勢不良

優活健康資訊網/優活健康網編輯部 2018.07.23 12:35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有許多跑友在賽後,經常會發現足部因為摩擦產生紅斑或水泡,或者乳頭有摩擦破皮的現象,這與穿著不合適的衣物、跑鞋、環境過於潮濕、悶熱等因素有關。也有研究甚至發現高達四成的跑者在賽中產生水泡,摩擦破皮的情況更是不計其數。一般來說,穿著具有排汗功能或合身的衣物、貼上人工皮、選搭合適的鞋墊、在乳頭貼上貼布等方式,都能有效避免摩擦所造成的問題。

跑步導致磨擦破皮、起繭等的處置

至於足底起繭的狀況,最常發生在骨突的位置,例如前足底部、腳趾等,反覆摩擦的結果會促使表皮增生、形成硬繭。﹁硬繭﹂也可以是用來檢視自己跑步時是否有正確力學的依據,如果硬繭發生在大腳趾與第二腳趾底部以外的地方,或者集中於大腳趾的內側,就說明跑步的力學不太正確,可能有高足弓或扁平足的問題需要矯正。

附帶一提,「腳趾甲瘀血」在跑者身上也很常見,它和重複擠壓腳趾有關,尤其是跑下坡時特別容易形成。一般都是保守等待瘀血褪去或指甲變長剪掉,但如果血腫很明顯,有時也會用消毒過的針來引流掉。

扭傷拉傷的處理觀點  從舊有的RICE變成MEAT

一般跑友們碰到扭傷、拉傷問題,通常都是依循RICE(休息、冰敷、加壓、抬高)的原則,先冰敷三天再視情況熱敷。但是,越來越多的研究告訴我們,過度冰敷對傷害的復原不但沒有幫助,更可能使內在損傷的癒合變差,也可能產生局部的沾粘,造成動作的受限。

因此碰到新發生的疼痛,比較正確的處理思維是:受傷後的六小時內給予冰敷、加壓與抬高,而加壓抬高遠比冰敷重要,六小時後可以繼續加壓與抬高,不再使用冰敷。等腫脹趨緩,可以視情況微微熱敷,但不建議過熱。

現今的扭傷、拉傷處理觀點,已經從舊有的RICE逐漸變成MEAT(維持動作、簡單運動、止痛麻醉藥物、正確給予治療),從多多休息變成早早開始動,可以服用一些止痛藥物,最重要的是,給予正確的傷害處理,包括物理治療、輔護具的使用等等,這是很重要的轉變,也是跑友一定要知道的重點。

跑鞋的磨損位置,透露什麼玄機?

很多人對於跑鞋的磨損非常好奇,到底怎麼磨損才算是正常的,在此提供大家兩個可以觀察的重點:

1)腳跟處的磨損應該在靠近外側的位置/

正常行走,當腳跟準備踏地時,腳跟跟骨會略微內翻,所以落地時腳跟外側會接觸地面,時間久了,磨損就會出現在腳跟外側。如果你發現磨損在腳跟的其他位置,就表示腳跟腳踝(也就是後足)是有問題的。

2)腳尖處的磨損應該在靠近內側大腳趾的位置/

不管是跑步時中足還是前足著地,準備推進時,身體的重心都會轉移到大腳趾和第二腳趾之間,從這個位置將身體推出去。所以,正常磨損應該發生在大腳趾球下方偏第二腳趾球一點的位置。如果你發現磨損出現在其他位置,就表示你有中足到前足的問題,可能是關節的活動角度卡住,或是足弓有問題等等。

(本文摘自/無傷跑步/奇点出版)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