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麥當勞 應曉薇 九淺一深

台灣「胖子」再攀高 肥胖盛行率破45%了

匯流新聞網/陳 鈞凱 2018.07.04 12:03

▲國健署強調肥胖是慢性疾病!唯有調整飲食及運動生活才是最佳處方。(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胖子」越來越多,國健署今(4)日公布其調查結果指出,台灣成人過重及肥胖盛行率破4成5,再創歷次調查以來的新高,且台灣胖男多過胖女,分別有5成3男性以及3成8女性過重及肥胖。專家直指,少運動、壓力大,加上國人偏愛手搖杯、炸物等國民飲食風氣的「致胖環境」是最大的關鍵因素。

調查使用身體質量指數(BMI)作為評估肥胖的指標,在國內,當BMI≧24即為過重,≧27是輕度肥胖,>30是中度肥胖,>35以上就屬於重度肥胖了。

國健署社區健康組組長林莉茹指出,2013至2016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國內成人過重及肥胖盛行率為45.4%,其中男性為53.4%,女性為38.3%,相較過往的歷次調查,國人過重及肥胖盛行率是再度往上攀新高。

不過,相較於1993至1996年調查結果的32.7%,2005至2008年的43.4%,期間大幅上升10.7%,林莉茹強調,這次調查顯示成人過重及肥胖盛行率增加的趨勢已趨緩,由過去幾乎是1年增加1%、減緩到8年約2%,凸顯國內推動肥胖防治已初見成效。

國健署進一步拿數字與APEC的11個亞洲國家比較,發現台灣男性過重及肥胖盛行率排序第4,在汶萊(61.5%)、馬來西亞(46.6%)、新加坡(46.6%)之後;女性則為第7位。

台灣肥胖醫學會理事長楊宜青表示,細看調查,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國人過重比率有比較少,但過去在西方國家才多見的中、重度肥胖者,在台灣卻是越來越常見,他認為跟生活中的「致胖環境」脫不了關係。

楊宜青說,台灣人普遍少運動、生活壓力大,加上便利的飲食文化,手搖杯、鹽酥雞等,雖然不少人刻意挑少糖、低脂的吃,但自以為放心的同時,其實吃進更多原不該攝取熱量,更別說現在要買到不甜的水果反而更困難。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肥胖是一種慢性疾病」,比起健康體重者,肥胖者發生糖尿病、代謝症候群及血脂異常的風險超過3倍,發生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膝關節炎及痛風也有2倍風險。

國健署提醒,研究證實,當肥胖者減少5%以上體重,就可以為健康帶來許多益處,改善高血壓、糖尿病等與肥胖相關疾病,輕度到中度肥胖者首重調整飲食及運動生活,必要時,可依醫師建議再加套裝減重計畫或藥物輔助治療,但無論採取哪種方式減重,都需要調整生活型態,才會成功。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熱門關鍵字:

BMI 肥胖 過重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