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颱風 青鳥行動

史馬特大學巡迴列車海大展出人才培育成果

中央社/ 2018.06.30 11:24

史馬特大學巡迴列車海大展出人才培育成果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80630 11:24:09)教育部「智慧生活整合性人才培育特色大學計畫」-史馬特大學(Smart Universities)成果巡迴展列車6月29日到7月4日前進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在海大行政大樓一樓展示廳展出智慧生活創新創業特色大學執行計畫歷年豐碩成果。

 

海洋大學表示,智慧生活計畫為教育部資科司近年推動學生創新創業的重點計畫,101年起以前瞻的思維提出「智慧生活創新創業育成平臺試辦計畫」,執行成效引起各界矚目,接續推出「智慧生活創新創業特色大學推動計畫」,補助學校積極凸顯特色,以科技導入生活實驗室之問題導向的創新教學模式,藉由科技導入來打造人文與科技跨界的創新實作,鼓勵學生與社區場域結合,推動創業教育及帶動地區發展,培養有能力解決未來社會問題應對全球新挑戰的創新人才。

 

這次全國巡迴展以「實現智慧生活-迎接高教深耕」為主題,透過系列成果巡迴展方式,呈現計畫成果亮點。由教育部「智慧生活創新創業特色大學推動計畫」辦公室與「智慧生活整合性才培育計畫」九所夥伴學校所組成的「史馬特大學(SmartUniversities)」共同展出推動培育跨領域創新創業人才成果,包括創新課程、青創育成、科技導入及特色場域,展現各校各自發展的特色成果。

 

海大校長張清風表示,海大地理位置特殊,依山面海,鄰近漁村、港口、研究機構、水產、海洋產業聚落,從第一期智慧生活計畫就開始參與創新創業人才培育,是元老學校之ㄧ,依據在地特色及產業需求,透過教學、研發與創業育成的平臺建構,由老師帶領學生進入社區,了解產業需求,讓海大成為地方創新系統核心,逐漸與場域、社區、產業、地方等接軌,讓學生發揮創新創意,將科技導入地方產業,活化地方,未來將持續「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USR計畫」培育符合產業需求的人才,促進地方及產業發展。

 

計畫總主持人臺灣大學理學院副院長周素卿強調,多年前海大張清風校長提出要結合在地產官學研共同為臺灣打造「海洋園區」的願景,正符合智慧生活計畫的精神,透過計畫讓學校成為地方創生的軸心,協助地方區域轉型,以創新想法去試驗探索,同時讓年輕人、創新事業的年輕思維回饋到學校的老師,透過夢想接力的方式,共同來打造培育未來新世代的任務。

 

除了成果展之外,透過「在地創生實踐與願景」論壇,針對校內計畫銜接、教育及產業政策規劃、延續大學在地連結力量及以社會創新回應地方需求等議題,邀請基隆市政府產業發展處、在地產業及協會代表,共同探討海洋文化保存及產業創新等議題,分享這幾年學校與地方跨域整合的經驗與成果,並由創業校友「回娘家」探討學生團隊的轉型與社會實踐,以落實地方創生,架構成為後續「高等教育深耕計畫」與「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USR計畫)」的助力。

 

另外,還有八斗子漁村踏查導覽解說活動,以及由海大、基隆市政府及海洋科技博物館共同攜手合作推出的一系列暑期活動,促使產、官、學、研共同合作,歡迎大家一起來感受基隆的漁村特色及夏日風光。

訊息來源:國立台灣海洋大學

本文含多媒體檔 (Multimedia files included):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236842.aspx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