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來到又濕又熱的芒種,進入典型的夏季氣候。很多人表示最近好疲勞,睡眠不太安穩,做事也提不起勁來,其實都跟潮濕悶熱的氣候有關。
養生專家白雁提到,夏天對人體的心臟、胸肺、心血管的循環都是大挑戰。特別是今年戊戌年的氣場特性,夏天會非常熱,暑氣又重,如果春天時又沒能將陽氣好好生發,濕氣排不出去,很多人到了夏天就會有頭昏腦脹、全身僵硬、拉肚子、萎靡不振、口乾舌燥、上火、出疹子等狀況發生。
適度曬太陽微出汗
白雁提到,濕氣的本質是陰寒,表現是汙濁、黏膩。例如喉嚨裡感覺有黏黏的痰,咳又咳不出來;或是可以感覺到自己出的汗很黏,味道重甚至有顏色;另外還有人是大便黏,總是感覺排不乾淨,而且沖不乾淨。
當身體有熱,容易口乾舌燥、便秘;如果體內有濕,就會頭重、身體沉重。白雁指出,大部分的人在夏天是濕熱並存,常會有上部上火,底下濕重的情況,所以容易疲倦、懶散,早上會有起不來,睡不飽的感覺,這就是夏季倦怠症。
現代人夏天幾乎離不開冷氣,不曬太陽,不愛出汗,這樣很容易把暑氣悶在體內無處釋放。再加上夏天代謝增高,迫使心臟輸出血量加大,皮膚毛血管擴張,增加血液回流心臟的負擔和心肌耗氧,對心臟造成比較大的壓力,所以會覺得疲軟無力、不愛活動。
白雁提醒,在芒種節氣,應該把握解熱和祛濕的養生重點。黃帝內經指出,夏天應該「無厭於日」,也就是不要過分討厭陽光的照射,適度曬太陽能長養陽氣,振奮精神;再加上慢運動幫助排汗,有利氣血運行。體質增強後,身體對季節氣候變化就能適應良好,也會自動調節人體的熱氣和濕氣達到平衡。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新聞照來源:cnews 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