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客語配音市場小 少數腔調更屈居弱勢

客家電視台/ 2018.05.31 00:00

【廖期錚 邱瑞清 台北】

繼續是聽見少數的聲音系列報導,來看另外一個跟「聲音」有關的行業,就是電視節目的配音員,在台灣跟「客家」相關的配音市場,其實並不算大,對於客家話的少數腔調來說,配音機會就更少了,今天帶鄉親看的是,大埔腔配音班領班劉惠月的故事,劉惠月帶領配音班已13年,不過因為每年頂多1、2檔的機會,因此包括領班、班員,多是臨時召集的兼職人員,機會少、經驗無法累積,加上收入並不多,也成了少數腔要進一步「發聲」,相當大的障礙。

可愛的布偶交織出有趣的故事,也讓小朋友自然而然學習客家話,寓教於樂的兒童節目,背後的「聲音」功不可沒。

他已經,對,沉入鹹水之中,蹲在湖底。

錄音室裡配音員,專心緊盯著螢幕,一句句跟上,有時候還得看劇情需要,在聲音上做出各種不同的變化。

人生走到不一樣的路,女人的命運一直都。

大埔腔客語配音員 羅乙心:「有些她哭就要跟著哭,如果她笑,就要笑得比她還要大聲,不然的話如果只用一種聲調,或是一種聲音表情在配的時候,就會覺得,其實自己聽都不是很滿意,更不用講觀眾了。」

大埔腔客語配音領班 劉惠月:「尤其是華語,聲音表情真的很多,還有可以找出到底要怎麼發音,譬如說鼻音,我是誰,我是劉惠月,譬如說肚子的聲音,我,我是劉惠月,很感謝喔!」

配好一部戲或是一支影片,其實並沒有想像中簡單,尤其是客家話,除了發音咬字之外,在華語轉換成客語的過程,也是字字斟酌。

很大隻箭,箭,可以。

大埔腔客語配音領班 劉惠月:「譬如說現在華語有10個字,但是可能翻成客語可能就剩7個字,要怎麼來改變,另外就是發音的問題,因為年輕人的發音,不是都很正確,所以要糾正 一直改。」

大埔腔客語配音員 張進喜:「要給小朋友看的,如果發音不正確,就會影響小朋友將來講話的發音。」

看,大黃蜂的針,是很可怕的地方,看,把它改成,你看,比較口語。

NG再NG不斷地重來,對於配音員來說,為了能夠讓自己的母語完美呈現,有時配到三更半夜是家常便飯。

大埔腔客語配音員 張進喜:「晚上6、7點去到錄音公司,配到快要隔天,因為那時候,要整個把它配完。」

尤其大埔腔,相較四縣、海陸露出機會少很多,因此只要有配音機會,配音員都會好好把握,但一年僅1到2檔的檔期,配音員的經驗,其實並不容易累積,更不用說將配音當成自己的職業。

大埔腔客語配音領班 劉惠月:「就算多的時候,可能就集中在一個月之內,就配完了,就算配音員學會了(技巧),但下一次又不記得了,所以我每年都要從頭開始教。」

大埔腔客語配音員 羅乙心:「一開始做這個本來就不是為了賺錢,更不用說這錢真的很少,靠這賺錢,靠這生活沒辦法,一定要有一個比較主要的工作。」

機會少、薪資不算多,也讓新血難覓,目前劉惠月的固定班底大約有7、8人,多是兼職與退休人員,且有不少已有些年紀,儘管目前客委會希望透過定期開班,培訓客語廣播、配音人才,但怎麼提供更多的舞台與機會,讓客語中的少數腔調被聽見,也是主管機關客委會以及客家相關傳播媒體重要的課題。

熱門關鍵字:

客家焦點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