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隆 台中東勢】
客家獅也叫作開口獅、盒子獅,或豬鼻獅等多種名稱,早期在台中市東勢區只要有廟會,鄉親就會舞客家獅助陣,但這項文化,在東勢卻消失超過50年,為此台中市客家民俗發展協會,特別開辦客家獅頭製作研習班,希望藉此將傳統技藝復甦起來。
在獅頭模型上面塗一層白膠,然後貼上小張的牛皮紙,就這樣一層一層慢慢貼,等乾了以後再畫上顏色,雖然製作過程耗時又費工,不過學員們卻都樂在其中。
學員 莊小姐:「一層紙乾了再貼第二層紙,第二層紙乾了再貼一層布,像這樣做起來要五層紙兩層布。」
學員 鍾小姐:「困難是不會 只要耐心,它要慢慢用心下去彩色,想要什麼邊邊的彩繪,要怎樣去做,以前不知道這是客家獅,第一次接觸真的很有趣。」
為發揚客家傳統技藝,並保留地方珍貴文化,台中市客家民俗發展協會特別開辦「客家獅頭製作暨獅頭彩繪研習班」,經過兩個月的研習,24位學員完成22件客家青獅。
台中市客家民俗發展協會總幹事 魏坤文:「這種獅以前有人說是青獅,也有人說盒子獅,也有人說豬鼻獅,想想我們客家獅消失了,所以這次就成立一個,我們客家獅製作彩繪班。」
這些客家獅頭,目前正在東勢客家文化園區展出,協會表示,未來他們不只會成立「千歲客家青獅團」,還要到學校,教導學生製作獅頭及舞獅,要將消失已久的客家獅,在東勢重新找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