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垚 新竹】
為了讓在地文史獲得更好的保護,新竹縣一群關心古蹟的民眾,昨天(25日)晚間在竹北市圖書館,舉辦文史保存政策座談會,邀請文史工作者與鄉親共同參與,透過腦力激盪,希望讓歷史古蹟有更好的保存方式。
「這一系列活動,叫審議民主政策論壇。」
座談會一開始,主持人在引言中就說明了古蹟保存的困難,與會的文史工作者,以竹北市新瓦屋為例,說明當年的交涉過程,若不是政府同意投入經費,絕對不可能搶救這個客家聚落。
文史工作者 吳慶杰:「羅文嘉當客委會主委,那時候我就跟陳板那些人,硬把要蓋縣史館3億6千萬元,跟他們拿1億8千萬過來,然後才把新瓦屋整修成功,整修成功,今天才看到新瓦屋。」
文史工作者表示,全台各縣市的古蹟保存工作,新竹縣算是名列前矛,大部分的家廟或宗祠,產權雖屬家族持分,但因土地價值越來越高,有不少有家族不願被文資法約束,加上修復工程的不確定性,讓古蹟保存出現了隱憂。
竹北市代表 許育綸:「一定要列管我才可以修,可是大家又不想被列管,那這樣子這個一個惡循環,一直把列管當作洪水猛獸,可是又沒有一個成功案例,一直讓他們(家族)相信。」
民眾:「對文化資產熱情的人要繼續出來,因為我知道竹北這方面是比較缺乏的,就是說畢竟科技新貴或者是比較多,他可以觸及這一方面的東西的人,帶領那些人這樣子起個頭這樣子。」
在這場座談會中,除了討論政府經費投入與產權家族的意願之外,也討論了古蹟整修後,要如何讓空間再利用的問題,透過大家相互的激盪,希望能讓在地人文歷史,獲得更完善的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