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國外流行起「Yanny/Laurel之亂」,同樣一個音檔,不同的人卻聽的兩種發音,令人驚奇。
What do you hear?! Yanny or Laurel pic.twitter.com/jvHhCbMc8I
— Cloe Feldman (@CloeCouture) May 15, 2018
西方世界近日流行起「Yanny/Laurel之亂」,同一個「Laurel」發音的音檔,卻有人聽到「Yanny」(葉尼)、有人聽到「Laurel」(若羅)的聲音。
一切起源於一名美國高中生黑澤爾(Katie Hetzel),他在查單字時發現「Laurel」的發音,怎麼聽都像「Yanny」。於是黑澤爾把這段聲音放上網,引發網路廣泛回響,兩種發音各有人聽見,甚至有人表示原先是聽到其中一種,多聽幾次竟變成另一種發音。
圖/Unsplash。
此現象引起不少討論,據荷蘭馬垂斯克大學聽覺與認知神經科學系助理教授瑞克(Lars Riecke)指出,這是因為不同人耳中聽見聲音的頻率不同。「Yanny」發音頻率偏高,「Laurel」則較低,而較年長者隨著年齡增長,聽見高頻聲音的能力不若年輕者,故年輕人比較容易聽到「Yanny」。
美國德州大學溝通科學與異常學系教授川德薩柯蘭(Bharath Chandrasekaran)表示,因為該音檔有些許雜音,「你的腦袋會自動去作出判斷」。川德薩柯蘭指出,在難以分辨發音差異的情況下,大腦會根據人們預期聽到的聲音與過往經驗去判斷。
但也有人指出,這與使用者當下所使用的設備與環境有關,而且這個音檔被多次轉傳上網路時,早已失真。
「Yanny」還是「Laurel」,你聽到什麼聲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