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每天用腦過度?小心造成腦部缺氧,引發失眠等慢性文明病

華人健康網/圖文提供/快樂文化 2018.05.08 15:00

人類腦部構造約略分為三層,最深的那一層是「腦幹」,從最古老的時候就已經存在了,再來是第二層「邊緣系統」,最後才是表層的「皮質層」。

人類的左右腦形狀相同,但是功能卻大不一樣,左腦被稱為「理性腦、邏輯腦」,右腦則有「感性腦、藝術腦」之稱。

人類的左右腦形狀相同,但是功能卻大不一樣,左腦被稱為「理性腦、邏輯腦」,右腦則有「感性腦、藝術腦」之稱。

以生物學的進化過程來看,腦幹在爬蟲類時期就已經存在,由中腦、橋腦、延腦三部分組成,上接間腦、下接脊髓,掌管維持生命的必要機能,所以也有「生命腦」之稱。腦幹上方的「邊緣系統」,是進化到哺乳類階段才發展出來的,為的是讓生物可以有食慾、性慾、喜惡等,所以也稱作「情緒腦」。腦部最外層的大腦「皮質層」,掌管思考、言語、判斷、創造力……等,又稱作「人類腦」。

大腦由裡到外分三層,但從正上方往下看,則可分為兩部分:右邊是右腦,控制身體的左半部分,主要負責藝術、音樂、創作性等;左邊是左腦,控制身體的右半部分,負責邏輯、思考、判斷等理性工作;一般來說左腦被稱為「理性腦、邏輯腦」,右腦則有「感性腦、藝術腦」之稱。

人一生中使用到腦細胞的數量,大概只占了5∼20%,基本上是不會有用腦過度的狀況發生,但是因為現代人多方面的壓力,所以真正讓腦使用過度的原因常是超時工作引來各種壓力,即使表定下班也還在想或處理公事,導致神經長期無法放鬆。

腦由四個主要部分構成:腦幹(brain stem)、間腦(diencephalon)、大腦(cerebrum)及小腦(cerebellum)。

腦由四個主要部分構成:腦幹(brain stem)、間腦(diencephalon)、大腦(cerebrum)及小腦(cerebellum)。

用腦時,體內的血液需要往頭部流動,這時候其它器官的血流量就會減少,長時間處於這樣的狀態下,大腦會缺氧與養分供應不足,腦中血液的濃度增加,再加上情緒壓力使血管收縮,腦內的疲勞毒素堆積無法代謝,造成交感神經長期處於亢奮的狀態,這時候,就會出現晚上想睡卻也睡不著,睡了也睡不好,身體的代謝降低,頭昏眼花、注意力無法集中、記憶力下降、反應遲鈍等狀況,嚴重時更會產生噁心與嘔吐的現象,長期置之不理也會延伸出現代的文明慢性病,造成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等心血管問題。

現代人因為生活壓力,最表層的「人類腦」常是處於緊繃狀態。回想一下你一天的生活,腦袋是不是幾乎從早到晚都在思考事情,從沒停止過?有時候這些停不下來的想法在睡覺時依然揮之不去,結果失眠就產生了,或是即使睡著但是一直作夢,甚至惡夢連連,隔天起床還是很疲累。這都是腦袋持續保持在緊繃與過度興奮、放電所造成的,唯有讓大腦真正地放鬆,才是最終的解決之道。

本文出自快樂文化《瑜伽睡眠大腦休息法》

文章連結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145/57489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