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貯雨水施灌 早期陂塘扮演水利重要角色

客家電視台/ 2018.04.20 00:00

【許儷齡 王琬儒 桃園】

每年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關心環境變化關懷地球生態,客家新聞推出「陂塘心事」專題報導,探討陂塘大量消失的現象及影響。早期台灣開拓發展史中,水利扮演重要角色,先民開闢陂塘,儲存雨水作灌溉用,以桃園地區為例,日治時期全桃園有8846口陂塘,但現在數量卻降到2851口,隨著石門水庫完工啟用,灌溉圳道設施漸完善,陂塘角色褪色、功能降低,近年隨著都市化、工業化,土地不足便與陂塘爭地,土地增加了,但對生態與文化卻造成衝擊。

8-20號池 小組長 陳榮旭:「4、5月的時候最缺水,因為大家都在用水,用水量很大,農民的生活都是靠這個。」

一期稻剛插完不久,秧苗還是小寶寶,正值最需用水的時期,小組長分分秒秒緊盯水情。

草漯工作站 站長 黃榮晃:「用水的巔峰期,正常來說,一天陂塘水差不多用掉一公尺。」

好在今年北台灣水情,沒像去年那麼緊張,大家都鬆了一口氣,數百年來,上千個陂塘灌溉著大地,過去桃園有「萬塘之鄉」美稱,只不過陂塘的命運,今非昔比。

記者 許儷齡:「根據統計,日治時期全桃園有8846口陂塘,民國60年開始,開始進行都市計畫,為了要有更多土地,因此填了許多陂塘,包含這裡桃園市政府,昔日正是陂塘,106年統計已不到3千口,實際上是2851口,你看到的,我背後這兩棟,仍在興建的司法園區,新建的,你可以想像嗎?其實這也是陂塘。」

桃園農田水利會 總幹事 黃金德:「都市化的結果就是人口增加,住宅需求面積增加,那從哪裡來土地呢,就從農業區域來把它都市化,現在是石門(水利會)有400多口,我們桃園(水利會)有284口,水利會在管理,都是現在還在灌溉用途使用的陂塘,這種不會減少,除非像航空城開發,這種就會,其他的不太會減少,至於私人的陂塘,那種的就很難講。」

土地利用價值改變了,農業沒落、地產上漲,要土地 沒土地,於是從陂塘下手。

中原大學教授兼設計學院院長 陳其澎:「比方來講桃園有航空城,你知道這塊區域裡面,涵蓋了快20幾口陂塘,對不對,然後他們對待陂塘的觀念是,利用那個都市計畫,就是切豆腐干的方式,這樣的規畫觀念,你隨便問一個譬如說,我們在歐洲非常強調,生態城市的規畫,任何一個歐洲來的學者專家,看到我們陂塘這樣的分布情況,他都會覺得這個是最理想的,生態城市的一個處女地,可是我們還是沿用古時候的,一塊素地,最好是荒無人煙的素地,然後做豆腐干切一切以後,把人塞進去。」

但有一群人改變了陂塘命運,將周遭打造為通學步道。

桃園市野鳥學會 成員 羅仁祥:「以前是說預計這裡要做學校,現在學校遷到旁邊了,我們是認為要繼續保存下來,填掉就可惜了。」

通學步道不只學生走,居民每天在這散步聊天,鳥類也來了。

桃園區桃園龍鳳里 里長 黃進仕:「像我們這個陂塘,一般的公園可能都是,晚上燈都亮到白天,但是呢,我們這邊,特別跟居民溝通協調之後,就在晚上9點45分的時候,這邊的路燈是熄掉的,然後讓我們這邊的動植物,可以好好的休息。」

農業功能降低,陂塘是否失去了昔日光輝,還有更多的是休閒、生態等多元價值,陂塘沒說出它的心事,只是靜靜守護。

熱門關鍵字:

客家焦點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