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27個國家完全放開進口限制,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緬甸、印度等。福島的農產品和食品出口貿易對日本經濟影響有限。向各地“推銷”福島產品,“主要是希望挽救形象,對外想把負面影響降到最低,向世人證明福島沒問題”。
“雖然日本當局一再承諾食品是安全的,但仍然打消不了民眾心中的顧慮。”
2011年福島核洩漏事故讓人“談核色變”,目前福島還有多少危險地帶?“只相當於北京朝陽區面積的五分之四。”事故發生七年後,2018年3月11日,日本駐華大使館發布的動畫視頻給出了這樣的答案。
日本正在為福島恢復形象。在視頻中,類似朝陽區面積的通俗類比還有很多。然而,當福島將作為2020年東京奧運會分會場、承接男子棒球和女子壘球的部分比賽消息發佈時,“為什麼不選其他城市”依然是公眾普遍的反應。
距離奧運會還有兩年,日本旅遊安不安全?日本的食品到底能不能吃?針對這些問題,日本正在積極宣傳,並請求各地解禁進口福島食品。有專家預測,隨著中日關係的緩和,解禁者可能也包括中國。
更多的抵制來自亞洲
福島事故發生後十天,美國就率先禁止進口日本核輻射區生產的食品,中國、韓國、歐盟等國家和地區緊跟其後發布了禁令。
隨著時間推移,一些國家和地區開始解禁。奧運會逼近,日本也加大宣傳,2018年3月以來,日本官員出訪更加頻繁。3月22日起,日本福島縣知事內堀雅雄訪問歐洲,在當地舉辦宣傳活動,推銷福島產大米、牛肉、水果加工產品等物產。
“如果在英法兩國推銷成功,相當於打開了整個歐洲市場。因此,在這兩國的宣傳活動有望產生巨大效果。”福島縣政府有關負責人對媒體說。
緊隨其後,日本外相河野太郎與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舉行會談,希望香港解除福島等5縣蔬菜和水果的進口限制。
清華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教授劉江永也觀察到了日本的舉動。“雖然日本當局一再承諾食品是安全的,但仍然打消不了民眾心中的顧慮。”
實際上,類似的“為福島打call”行動一直在進行,媒體、各國駐日大使以及社會各界頻繁受邀前往福島縣參觀。2015年訪日期間,英國威廉王子就受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邀請,在福島災區品嚐了由當地食材製作的晚餐。
根據日本駐華大使館提供的資料,已有27個國家完全放開進口限制,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緬甸、印度等。
有的國家和地區也已經逐步放寬限制。此前,美國要求福島等5縣產牛奶及乳製品進口時必須提交符合安全標準的證明,2017年9月底部分放寬了進口限制,不再需要上述證明。
歐盟在事故發生後的第二年就宣布了放寬對日本食品及飼料的進口限制,隨後僅對茶葉、菌類食品等8類食品和飼料進行檢查。2017年12月,歐盟繼續放寬這一限制,福島產及其他地方所產大米出口歐盟,再無需提交放射性物質檢查證明,至此,全部證書都已不再需要提交。
2018年3月23日,俄羅斯正式解除了針對宮城等6縣水產品的禁止進口措施,關於福島縣,則以追加提出關於放射性物質的證書等為條件允許進口。
目前,更多的抵制來自於亞洲。2017年12月底,日本東京大學和福島大學公佈了關於福島核事故造成形象受損的國內外意識調查結果,對於福島縣產的食品,在亞洲地區的擔憂強於歐美。
2018年3月,泰國從福島縣進口水產品,但因為當地民眾強烈反對,一些餐廳不得不宣布中止供應福島產海魚。
台灣當局也曾建議解除福島外其餘4縣食品的限制,遭到民間反對和痛批。台灣環保團體甚至不惜成本,赴日本千葉縣檢測土壤。
韓國也一直保持著禁令,民眾則幾度在日本大使館前示威。日本於2015年向WTO提起訴訟,2018年2月,WTO爭端解決專家組認為,韓國的禁止進口是“不正當歧視”。韓國則繼續予以反擊,韓國貿易部在4月初表示已就此裁決提出上訴。
▲當地時間2018年3月19日,韓國首爾,民眾在日本大使館前示威,抗議進口福島水產品。
解禁或放寬,並非技術問題
福島事故之後,中國宣布對12個縣禁止進口食品、食用農產品和飼料,後解禁了2個縣,目前福島縣等10個縣仍處於禁令中。
在中國的社交媒體上,常常流傳著對於福島食品擔憂的帖子:《日本福島核洩漏後,海洋生物變異,含有劇毒,你還敢吃日本食物?》《震驚!大量福島野豬發生變異》……“3·15”晚會也曾將目光聚焦核污染區食品安全。
當然,網友中也不乏恐慌過後的唏噓:《福島核事故後搶的鹽,今年終於吃完了》。
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彭光雄認為,福島事故對食物的影響,一部分是放射性物質隨核廢水進入海洋,影響海洋生物和污染水產品;另一部分是放射微粒通過空氣擴散,經雨雪沉降入土,並被農作物吸收而污染農產品。“如果受到污染的食物在世界範圍內擴散,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並殘留,會直接輻射人體肝臟、腸胃等重要器官。而土壤沒有海水那樣的流動性,土壤核污染濃度真正恢復正常,比海水更難。”
日本駐華大使館發布的動畫視頻顯示,日本自2012年起對福島縣產大米實施放射性物質“全量全袋檢查”。2015年以後,“沒有一份米超日本國家標準值”。福島產的蔬菜、茶葉、畜產品、海產品,自2015年4月後也100%通過檢測。
“日本對於放射性物質含量的要求比世界標準更嚴格。”日本駐華大使館一位官員對南方周末記者舉例說,歐盟雖然在福島核電站事故發生後,對產自日本的食品和飼料採取了進口限制,但是在2012年10月宣布取消進口限制,2017年12月以後,從日本進口的福島產大米,全都不再需要提交證書。
“需要注意,日本所稱2015年後檢測都合格的背景,要看他們檢測的嚴密程度,尤其是魚類,是不是都符合標準,很難講。”中國工程院院士潘自強說。
2017年,加拿大科學家在加拿大西海岸的三文魚身上檢測到福島“指紋”銫-134,但它低於加拿大政府認為產生健康風險水平的萬分之一。
中國國家海洋局也持續監測福島核污染。2016年度監測結果顯示:日本以東和東南方向的西太平洋海域仍受到核洩漏事故影響。該海域12%的海水樣品檢出福島核事故特徵核素銫-134(正常情況下無法檢出),44.6%的樣品中銫-137活度仍明顯超出核事故前日本近岸海域本底範圍。
此外,在中國管轄的東海和南海東北部海域佈設的109個監測站位中,11個站位(佔總數10%)海水樣品檢出微量的福島核事故特徵核素銫-134,最高活度為0.81Bq/m3(為我國海水水質標準的1/740)。
在潘自強看來,各地的解禁或放寬,目前更多是被政治化,而非技術問題,“如果從技術角度看,只要符合我們食品的檢測標準,問題不大。”
彭光雄也建議,應該由中方調查組慎重調查處理,“農副產品檢驗結果達到食品安全標準就沒問題。”他認為可以考慮根據核污染程度,分步驟分階段地探討解禁事宜。
不過,也有專家認為,是否解禁還需要斟酌投入成本,相比抽檢付出的人力物力,一刀切禁令也許更簡單易行。
劉江永則認為,中國是否會放寬或解除福島食品限制還需要基於公眾訴求和輿情的考量。
▲當地時間2017年3月11日,日本岩手縣,日本大地震6週年,當地民眾舉行悼念儀式,為遇難者祈禱。
醉翁之意不在酒
日本共同社2018年初報導稱,中國提議設工作組探討解禁福島核污染地區食品。也有國內專家預計,隨著中日關係回暖,不排除放寬限制的可能。
2018年全國“兩會”,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對訪日回應說,“積極考慮今年上半年結合出席中日韓領導人會議,正式訪問日本。”
“中日關係會進一步改善的可能性越來越大。”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長張季風認為,中斷許久的中日高層互訪,對經貿往來肯定有促進的作用,但能促進多大程度,還要看市場。
福島曾是日本有名的漁場和糧倉,物產豐富。在農業中產量最大的是大米,還是日本蔬菜的三大產地之一,同時生產桃、蘋果、葡萄、櫻桃等水果。
不過,在張季風看來,福島的農產品和食品出口貿易對日本經濟影響有限。“日本出口主要是工業產品,農產品出口占GDP比例只有1.4%左右。”
事故對旅遊業的影響也微乎其微,福島是日本東北六縣之一,屬於中等發展水平,並非旅遊熱門地區。
向各地“推銷”福島產品,可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主要是希望挽救形象,對外想把負面影響降到最低,向世人證明福島沒問題。”張季風說。
日本受到福島核事故的影響,不僅僅是安全。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長楊伯江曾在事故後表示,核危機長期化給日本造成的影響是全方位的,包括經濟層面為出口帶來打擊,以及對國際形象、公信度的打擊。
▲核污染禁區
東京奧運會福島分會場的輻射安全備受矚目,日本經產省核電事故辦公室主任樋本諭介紹,目前,設置在福島兩個會場的空氣中含有輻射水平和其他國家並無兩樣。“運動員的飲食,並不一定強調是否來自福島,食材可口才是要參考的因素,而這應該是由廚師來決定的。”
實際上,最初國際奧委會拒絕將福島加入協辦城市行列。後來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告訴媒體,期待給該地區帶來奧運精神的鼓舞,讓災區群眾感受到和奧運大家庭在一起。
“為百姓利益代言更多是從國內政治考慮。”劉江永提出了另一種視角,“無論國際推銷是否能成功,安倍都需要喊,因為這樣能提升安倍內閣在日本國內搖搖欲墜的支持率。”
與切爾諾貝利事故相比,福島事故處置難度更大。前者只是用一個“金鐘罩”原地封存,後者則需長期的善後處理。
張季風認為,福島核事故以後,整個處理工作還在進行當中,從目前披露的情況看,日本還沒有處理好廢水、廢土和周邊清污等工作。
▲“在事故發生當年,我們做了中長期路線圖,提出在事故發生10年後開始取燃料碎屑。根據當時計劃和現在的進展,整個過程中30年到40年應該是妥當的。”圖為核污染禁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