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導】
不少菸農,就像彰化芬園的菸農一樣,離菸後都不約而同的轉作紅豆,事實上,除了高雄美濃長期推動雜糧復耕,農民對於轉作紅豆有一定的經驗,其它地方的農民,因為沒經驗沒技術,紅豆收成就慘不忍睹,而美濃菸農除了種紅豆之外,也有不少人轉作門檻不高的白玉蘿蔔,但受限於去年氣候不佳,蘿蔔收成也相當不好,也因此各地農民都紛紛抱怨,農政單位不能只給了錢就不管他們,技術上的輔導實在是要再加強。
口感鮮嫩的美濃白玉蘿蔔,多年來深受消費市場喜愛,曾經種植數公頃菸田面積的,邱啟禎夫婦在無菸可種後,改種一分地平均2萬元收入的白玉蘿蔔,可是去年底氣候不利於作物生長,才轉型種蘿蔔的收成不如預期,再加上還要自己找銷售通路,讓過去倚賴保價收購的菸農很難適應。
美濃農民 楊新梅:「種菸有保價收購,我們就比較穩定,種蘿蔔是天候好才有收入,天候不好時沒有收入,蘿蔔一有疤痕沒有人要。」
菸業逐漸沒落後,美濃農會就大力推廣雜糧復耕,而紅豆就是美濃地區,最大宗的雜糧作物,農民指出,一分地紅豆在扣除生產成本後,收入約在1萬5千元,雖然不及菸葉3萬元那麼多,不過可以機械化採收,對於上了年紀的菸農而言,相對輕鬆很多。
美濃農民 朱正富:「我們紅豆種下去之後,中間灌溉2次,每星期噴一次藥以後,就等著採收了,採收來講完全用機械,我們不用那麼多的人力,用機械採收變得比較輕鬆。」
但不是每個地方的紅豆,都像美濃農民如此有經驗有技術,在首次嘗試的過程中,多數農民的內心充滿了挫折。
屏東高樹農民 楊連榮:「糧商就是受到進口的衝擊,他的量,他不收購的多,所以目前我收的紅豆,還堆積在倉庫裡。」
南投菸葉聯合會監事 林冰建:「就叫我們菸不要種這樣而已,有啦,6萬元1分地發給我們,其它又沒什麼,也沒說我們去看觀摩別人種什麼,要輔導,也沒聽說。」
農糧署作物生產組組長 方怡丹:「菸農其實可以針對,自己想要做的這個作物選擇,然後我們從我們的技術系統,我們現在也開始辦理這個講習會,還有我們也補助了這些的產銷設備,包括這些從曳引機,還有從整地肥料,還有一些防治技術等等。」
不同於多數菸農的保守性格,71歲的劉日鴻,把離菸轉型的490多萬元補助金,全都用作搭建溫室,改種高單價的哈密瓜,還多次請教於農改場專家,讓其他農民相當佩服他的勇氣,畢竟這樣的農民只能算是個案,而多數農民都仍處在轉型陣痛期,大家都期望農政單位,能提供更具體的輔導教育,因為他們好不容易盼到收成的背後,全是滿滿的徬徨與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