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2050,未來簡史 管窺未來的歷史

民生@報/陳小凌 2018.03.23 17:53

比利時皇家美術館策展人皮耶˙伊弗˙戴薩伊夫。陳小凌/攝影。

國立臺灣美術館和比利時皇家美術館首次合作的國際交流展「2050,未來簡史」,以人類技術和經濟活動的發展為軸,結合藝術家的創作觀點,講述未來50年內日常生活即將發生的變化。該展於2016、2017年分別在比利時皇家美術館、巴黎羅浮宮及義大利米蘭展過,此次來臺展出為該展在亞洲的首次呈現,展覽內容特別針對臺灣在亞洲文化的歷史脈絡,加入臺灣藝術家的作品參與及跨文化觀點,來勾勒台灣與「2050,未來簡史」展覽主軸之間的關係和對話。

 

此次特展由比利時皇家美術館策展人皮耶˙伊弗˙戴薩伊夫(Pierre-Yves Desaive)策畫,「2050」是尚未到來的未來時間,許多關於未來的預測以「2050」之年想像我們生活世界的改變及樣貌。這些尚未到來的時間及事物,距離我們現在並不遙遠,它融合了我們過去所經歷的歷史,和人類對於理想生活的目標及實踐,從而繪製出未來藍圖。

 

「2050,未來簡史」一展嘗試從人類物質文明的發展,討論未來世界人類所面臨的諸多議題與挑戰。策展人以法國經濟學家雅克˙阿塔利(Jacques Attali)的宏觀著作《未來簡史》作為展名,並將其著作論述經濟發展和未來趨勢的觀點,延伸至展覽策畫結構裡,從科技發展所改變的世界探討許多關於生態環境、科技倫理、以及當今有關自然資源過度開發、過度消費、社會不平等、宗教戰爭等重要議題。

安德魯‧姜格,〈潘朵拉的盒子〉

特展先以經濟及科技發展歷史回顧人類的過去與現在,策展人再透過當代藝術創作的觀點回應雅克˙˙阿塔利對於未來趨勢的觀察:如美帝國相對式微、多核心的世界、市場秩序掌控的超級帝國、極端衝突,以及民主秩序和力量所試圖建構的正面社會等。展覽邀請國內外共50位/組參展藝術家,以預期及探討未來的角度,從當代藝術作品的觀點探討世界諸多的社會議題,作品類型豐富多元,也有許多令人深思及啟發性的新穎創作。

梅丁衍,〈天佑中華〉。

國美館館張蕭宗煌表示,此次在臺灣的展出內容,以全新形式登場,邀請觀者從臺灣特殊的地理位置及文化觀點思考東西文化的移動和交流,從唐代的經濟及東西文明交流與發展、大航海時代的地緣政治與帝國權力、冷戰後的亞洲經濟和政治變遷、乃至當今全球化時代的市場經濟與科技發展,並進一步審視人類經濟與技術發展語境下的文明史。展覽融合古今中外的藝術創作,由國內外50位組的藝術家和近60件作品來共同譜寫未來的議題,內容精彩可期。人類對於未來的想像和實踐從不曾停下腳步,這個展覽將帶領觀眾穿越歷史的漫長旅程,重看人類是如何不斷地面對一個不停演化的新未來,以及它所形塑而成的世界面貌。

 

「2050,未來簡史」3月24日於國立臺灣美術館101-102及邊廊展覽室開展。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