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麥當勞 應曉薇 九淺一深

春天兒童節登場 柯P單挑相撲好手「真的推不動」

滔新聞/編輯部 2018.03.02 22:00

 

春天兒童節:獻給孩童的愛與祝福

現今少子化的社會中,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的珍寶,並帶著期待與祝福誕生於世上。過去在醫學與衛生不夠發達的年代,嬰孩生下來後就得面對環境中的細菌與疾病的侵襲,許多脆弱的生命往往來不及長大便離開世界,因此在各國有不同的習俗與節日,祈求孩子們能夠健康平安地長大。

 

在台灣的習俗中,「床母」就是兒女的守護神,常聽到老一輩都會說嬰兒睡覺時會笑或會哭,就是床母在逗弄他,所以新手爸媽在寶寶出生後虔誠祈求床母,小孩就比較好帶、好撫養,可以順利平安的長大。

 

同樣在日本則有3月3日的女兒節與5月5日男孩的兒童節。每年的女兒節,日本人在家中擺設『雛人偶』,喝白酒、吃散壽司,祈求女兒健康成長;到了5月的兒童節,有男孩的家庭掛起鯉魚旗,在家中裝飾『五月人形』,希望男孩健康平安,將來出人頭地。

 

象徵萬物萌生的春天,猶如處於人生初始階段的孩童,充滿希望與美好,春天裡的三個兒童節,蘊含了台日傳統文化中對於孩童的關懷與祝福。本次特展分為「桃花女兒節」、「床母請庇佑」、「勇健男兒節」、「玩具木芥子」等主題,邀請大家前來感受傳統文化裡的溫暖與愛。

 

千年祝禱 雛人偶

日本的女兒節又稱為「上巳節」或「桃花節」,源自於古代中國在水邊流放人偶以去除穢氣的習俗,作為替身的人偶被視為今日「雛人偶」的原型。到了平安時代與貴族子女玩耍用的紙人偶結合,成為女兒節的由來。14世紀的室町時代,在家中擺設雛人偶,邀請近親好友來家中慶祝的習俗逐漸成形,到了17世紀的江戶時代,在家中女兒出生後的第一個女兒節為其購置雛人偶,每年擺設雛人偶的習俗也成為庶民間的重要年度盛事,女兒節也被視為江戶五大節日之一。

 

女兒節雛人偶擺設的雛壇是階梯狀的陳列台,因為在日本奇數被視為吉祥,所以層數大多是奇數,較為完整的有七層,但層數越多,費用越高,甚至高達百萬日幣,並非一般家庭能夠負擔,因此也有些人採取逐年添購,或購買只有天皇和皇后的第一階。因此雛人偶通常代代相傳,或作為嫁妝,包含了父母對子女永遠不變的愛,人們一代傳給一代,成為價值連城的藝術品及傳家寶。

 

雛人偶的擺設方式

一般標準的大小有七層,15個雛人偶,依序為:

第一階是一對男女人偶,分別為天皇與皇后。

第二階是為三名宮女,手執祝賀之酒,酒壺、三寶、長柄酒壺。

第三階是演奏能樂的五人樂隊,所拿樂器分別為太鼓、大鼓、小鼓、笛子、扇子。

第四階是隨從,面對偶人,右為左大臣,左為右大臣,左大臣通常是老人造型,右大臣則是年輕人造型。

第五階是三名僕人,負責雜務。

第六階通常擺當成嫁妝用的傢俱,如衣櫃、長箱、鏡台、針線盒、火柴。

第七階是轎子、飯盒、牛車。

 

雛人偶開始擺飾的時間沒有一定的規則,通常都在3月3日之前一、二個星期的吉日開始做準備;而一過了3月3日,就要趕緊把娃娃收起來,最遲也要在兩天內完成,否則人們相信這會影響到女孩子的婚期,擔心將來女孩子很難嫁出去。

 

日本手工打造來台雛人偶

這次特展展出一組珍貴的『雛人偶』,是多年前日本石川縣的婦女團體捐贈給台北偶戲館。雖然娃娃已有數十年的歷史,但是依舊完整、光彩如新,娃娃陪著主人從小長大至今,承載著家人多年來的祝福和情感記憶,而日本友人希望藉由台北偶戲館的典藏和展示,讓更多台灣人能夠認識日本文化,進而促進中日間的文化交流和情誼。

 

床母請庇佑

在台灣的傳統習俗中,「床母」被視為兒女的守護神,在小孩未滿16歲前,出生後三天及每逢初一、十五、清明、端午、中元等節日,都可以在小孩的床上用雞酒、油飯、七張刈金和婆姐衣祭拜床母,祈求小孩能好帶好撫養,順利長大。

 

勇健男兒節

專屬日本男孩的5月5日兒童節,最初的起源是從中國傳來的端午節,日本人在這節分進行除穢的儀式。另外五月也是種植稻米新苗的時節,古時候都是由年輕女孩執行「插秧」的儀式,此時女孩要用菖蒲掃過身體,進行全身清淨,這兩個習俗結合之後,演變成在端午時節泡菖蒲澡,以達到除厄淨身的目的。到了鐮倉時代,政治的權力重心從貴族轉移到武士身上,由於菖蒲的發音與「尚武(崇尚武事)」、「勝負」相同,便成為勇健的象徵。武士家庭也開始在端午節慶祝男孩的成長,祈求健康勇敢,開始在家中擺設『五月人形』,也就是武者人偶,如金太郎、武藏坊弁慶等勇猛的武士,搭配武士頭盔或甲冑、弓箭、日本刀,並且在門前掛上鯉魚旗。到了江戶時代,懸掛鯉魚旗的習慣才開始流傳至日本全國,選擇鯉魚的原因是取自中國成語「鯉躍龍門」的典故。如今每年5月5日,有男孩的家庭便會掛上鯉魚旗,或裝飾武士人偶,希望家中男孩將來能出人頭地,健康勇敢。

 

系列活動熱鬧登場-台日經典偶戲、親子工作坊、趣味相撲活動

這次的『春天兒童節』活動相當精彩,除了靜態的展覽,戲劇能量的串連和親子工作坊也是另一個重點。在4/4- 4/5兒童節期間,我們邀請日本知名偶劇團「Deaf Puppet Theatre Hitomi」,以及台灣的「笑瞇瞇老奶奶懸絲偶劇團」和「花格格故事劇團」在台北偶戲館中庭演出經典戲劇。5/5的日本男孩節邀請日本學生表演『和太鼓』,還有舉辦歡樂有趣的『哭哭相撲-趣味相撲體驗活動』。在親子工作坊部分,民眾可以報名製作日式道地和菓子,以及繪製屬於自己的鯉魚旗。

 

無論是日本的女兒節、男孩節或是台灣的兒童節,都是充滿了世人對兒童的關懷與期望,更代表了父母與長輩對於家中孩童的深切期望與無盡的慈愛。因此我們希望藉由這次展出的雛人偶和其他相關的日本人偶、床母的祭祀供品、鯉魚旗等展示,讓更多人能夠認識台日家庭對於孩子們共同的關愛、期盼和溫暖祝福。

 

台北偶戲館『春天兒童節:獻給孩童的愛與祝福』

地點:台北偶戲館/台北市市民大道五段99號1樓

電話:(02)2528-9553

展期:2018年03月01日至05月27日

 

更多熱門話題:https://goo.gl/BhbGGn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