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柯文哲 京華城 摩羯颱風

蘇花改通車 宜蘭交通恐將大打結?

好房News/ 2018.01.25 00:42

好房網News記者楊欽亮 / 報導

 

蘇花改計畫蘇澳到東澳段二月就要通車,這是個好消息,卻帶著難解的遺憾,因為對每年清明節假期都要返回花東地區掃墓的北部人來說,最大的夢魘近些年早已不是鬼斧神工的蘇花公路上危機四伏的落石坍方,而是年年打個大結的蘇澳交通。

通往蘇花公路端口的宜蘭縣蘇澳鎮中山路一段,每遇假日一定變成大停車場。( 擷取自陳宗鼎Youtube)

蘇花改通車前,蘇澳中山路一段塞車是多年常態。(陳宗鼎)

去(2017)年清明節假期返鄉掃墓的記者就在蘇花公路端口前短短1.8公里,平時只要3分鐘車程的中山路一段上陷身3個小時,饑渴難耐,膀胱無力,呼天不應,叫地不靈,這場夢魘這4、5年越發纏人,以往還能找出離峰時段避開,如今一到假日中山路和蘇港路幾乎時刻都是尖峰時段,眾神都難庇佑。

許多人期望蘇花改一通車,立馬可以縮短台北到花蓮少說3、4個小時的行車時間,但是這種期望和蘇花改當年的規畫目的並不一樣。交通部公路總局副總工程司李忠璋表示: 「蘇花改規畫設計的目是改善蘇花公路危險路段的行車安全,初期並未設定要跟國五(北宜高速公路)銜接。」

蘇花改的端口和國五的端口沒有連接,就成了宜蘭縣前代理縣長吳澤成口中「中間斷掉的大水管」,今年二月通車後,自台北、宜蘭南下的車輛出國五蘇澳交流道後,必須走尚未拓寬的海山西路接聖愛路與蘇港路才能到達蘇花改端口,用路人很可能又會掉進塞車夢魘裡,只是塞車現場從中山路移到海山西路和蘇港路罷了。

不過公路總局根據已完成的「蘇花改通車後對蘇澳地區交通衝擊影響評估分析」報告,預估未來平日及假日經蘇花路廊通往花東地區的車流量只有國五車流量3至6成,蘇花改通車「足以滿足交通需求」,但有關蘇澳可能成為「大停車場」的顧慮,官員承認「的確會有可以預見的衝擊」,不過已擬訂各種交通管理策略,隨時準備因應接踵而來的農曆年和清明節假期車潮考驗。

李忠璋指出,公路總局擬訂的第一個具體策略,是讓前往花東和前往蘇澳、南方澳、豆腐岬觀光的車流分流,後者可以走馬賽路接台二線往南方澳去,與前者殊途。第二個策略是利用主幹道號誌管理等手段疏導車流,屆時除嚴密監控分流狀況外,也會隨時透過道路電子看板、警廣路況廣播和各種網路媒介把訊息傳遞給用路人。李忠璋說: 「元旦期間已經做過車流模擬分析,狀況還好。」

據了解,高工局已經完成北宜高直接銜接台九線的可行性研究,上月已經行政院核定,完成綜合規畫和環評分析後即可啟動,至於公路總局「蘇澳地區交通改善方案」裡提到的國五銜接蘇花改的計畫已被列入長期方案,俟短中期方案完成後再做評估。

1932年蘇花公路通車,直到40多年前都還只有一線道,通行車輛必須依金馬號、普通車、遊覽車、大貨車和小客車的編隊整隊通過,一趟路從台北到花蓮要花8 個小時。1990年後雖開放雙向通車,但是這條路位在台灣新生代造山運動構造帶,岩石破碎,一遇地震或颱風就鬧坍方,一封閉動輒就是幾個星期,東西斷線,一個台灣成了兩個世界,因而花東人許久前就爭取蓋蘇花高,後來因為經費和環評等考量而以蘇花改替代。

地方引頸期待的蘇花改第一階段蘇澳-東澳段將於農曆年前通車。(圖 / 交通部公路總局第四區養護工程處提供)

白米脊背橋優美之橋塔造型於通車後將成為台9線蘇花公路進出山區路段與白米甕之最佳景觀標誌。(交通部公路總局第四工程處)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