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欣渝 范綱儀 台北】
台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有一大片農場果園,不僅開放民眾認養,也提供共學團在家學習者來這裡學習,像是屏東客家人杜季勳,固定帶著大兒子來這親近農田,而每週三上午也會有一群,非傳統教育體制的小農夫,來到這個大自然教室上農耕課,同學們互相陪伴、彼此激勵,對土地有更多感情。
「好像它不是竹子耶,啊,那一叢是竹子,這個嗎?」
和孩子合作砍下整根竹子,杜季勳去年參加,台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的農場認養活動後,發現農場豐富多元的生態環境,便將進行自學教育的大兒子品樂帶到這兒,探索大自然,學習課本外的知識。
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學生 許品樂:「(鋸子)推進去的時候不要用力,拉出來的時候再用力,這樣子,斷了。」
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學生家長 杜季勳:「並不是期待他要去了解什麼,就先做,先自己親手去摸、去做過,了解這是什麼感覺,就是共同學習,我跟孩子一起學習。」
「拿桶子來抓土,把土舖在周圍,ok。」
而公園另一端的農場果園區是共學團體的農耕課教室,這群四年級的孩子正在搭竹籬笆,同學們彼此學習、鼓勵,對於農事的掌握度,從完全不熟悉到相當熟練,而老師也分享,讓孩子透過親手做,來了解土地的變化,比傳統講課方式更有效果。
同心華德福教育機構靈光班學生 黃俊元:「就要小心,不要去用到手,然後就是很細的地方,就是要很小心。」
同心華德福教育機構靈光班學生 陳奕豐:「顆粒肥就是要先泡水,然後再放在那個大芥菜,就是年菜的隔兩個拳頭的旁邊,挖一個洞,就是把它放在裡面。」
同心華德福教育機構主帶老師 謝㐵婷:「會好奇說自己是誰,自己從哪裡來,他們想要知道,自己跟這個世界的關係,所以就會需要透過跟土地的工作,讓他們去知道說,其實我是可以穩穩地站在大地上,然後我們透過跟大地、跟自然的相處,那個力量,就會回到孩子的四肢。」
所有農事,都是大家分工合作完成的,孩子們還會寫農耕筆記,記錄心得,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表示,未來將繼續開展公園農場的多元利用,更希望藉此,將客家文化主題公園的「客家」傳遞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