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駿騏/桃園報導
桃園市診所協會—桃竹苗社區醫療群與長照研討會,14日下午在尊爵大飯店舉行,桃園市長鄭文燦與立法委員陳賴素美、市議員彭俊豪、閻中傑、北區健保署組長林阿明、市府衛生局副局長陳麗娟、桃園市診所協會理事長蕭敦仁一同出席研討會;鄭文燦表示,有80%的病患在基層醫療體系可以獲得充足的照顧,不一定要到醫學中心,容易造成大醫院等候時間長、醫師看診時間短的現象,也產生患者健康及醫療資源雙輸的局面;台灣的醫病互動要更親密、直接、個別化,因此第一線基層醫療體系非常重要,包括落實家庭責任醫師制、醫療小管家政策等,讓第一線醫師負擔較重的責任,而社區的藥局也扮演一定的角色,期盼社區醫療能夠成為照顧市民健康的第一線守護者。
鄭文燦表示,桃園升格後推動許多醫療政策,產生非常良好的效益,包括:推動免費幼兒肺炎鏈球菌疫苗、65歲以上的長者免費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流感注射的範圍也逐漸擴大,包括幼兒、醫護人員等,因此,桃園的長者肺炎、流感方面的罹患率是六都最低;國中女生子宮頸癌疫苗施打HPV疫苗,接種對象從原本的國一至國三女學生,延伸至高三,種下青少女的防護盾牌,降低其罹患比率;針對各種疫苗注射補助醫師處置費100元;以及自107年開始疫苗運送車由衛生局統一運送、配送至診所,讓疫苗儲藏及運送方式較為便利,未來也會研議將幼兒口服輪狀病毒疫苗納入醫療政策。
目前大部份的診所足以涵蓋一般家庭所需,基層醫療診所應該建立制度化及醫療群,並考量每個醫療群的距離,讓80%的病患在基層醫療群就可以獲得照護,而急、重症才到醫學中心,讓醫療服務更合理的分配;桃園市診所協會的目標是打造虛擬醫院,讓診所之間分工專業,發揮每個醫療群的專長,像是分為婦產科、骨科等系統,提升基層醫療的力量。
鄭文燦表示,期盼社區醫療能夠成為照顧市民健康的第一線守護者。
鄭文燦說,過去醫療服務採取金字塔化服務,造成醫療給付及分級轉診制度無法落實,產生醫學中心及大型醫院的負擔過重、基層醫療並未發揮其效益,必須改變給付方式,藉由醫療給付導引資源下放,讓台灣的醫療體系朝向扁平化發展。許多醫療政策也可以從基層醫療群的診所、藥局做起,包括安寧照顧、居家護理、失智關懷、慢性病等,市府也首創「一據點、一藥師」政策,讓藥師深入家庭與社區據點,檢視慢性長者的用藥正確性;目前市府推動的醫療小管家政策是以責任醫院制,未來也會持續檢討、研議是否轉為醫療群的角色。
長照2.0政策由衛福部主導,分為A、B、C三級並提供17項服務,市府也將與衛福部或桃園醫療系統共同研商,將服務更加彈性化,普設C級據點,提供更多醫療服務。目前社區型的C級據點可涵蓋中、輕度患者服務,而衛生所、各大醫院、民間居家護理的系統也都可以申請居家護理,市府會逐步累積經驗,讓醫生與居家照顧的照服員有更多的互動。
鄭文燦說,期盼整合各種資源,採取務實方式,讓市民更健康,得到更大的保障。
鄭文燦還說,目前桃園人口數約有220萬人,但是健保局給予醫院及診所醫療給付並未增加,仍以150萬人口計算,醫療投保人口的權值尚未校正,使醫院的給付點值明顯不足;醫療服務是「視病如親」,但是服務必須有合理的報酬,使醫療服務得以永續,必須重視基層醫療,多一點給付,並整合相關資源,提升市民健康。
透過政府與專業醫療團體合作,相信能夠提高醫療與公共衛生等各方面的等級,市府也會全力協助基層醫療,像是因應小兒科夜間門診的人力缺乏,市府也與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合作增設小兒科夜間急診科別,並積極研議與其他公立醫院合作,期盼整合各種資源,採取務實方式,讓市民更健康,得到更大的保障。
鄭文燦說,期盼整合各種資源,採取務實方式,讓市民更健康,得到更大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