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微博。
據中國官方數據顯示,北京近期的空氣質量比以往同期有大幅改善。去年11月,北京空氣優良天數比例為80%,出現重度污染1天,而2016年11月,北京市優良天數比例為43.3%,出現重度污染6天,嚴重污染1天。
北京空氣品質確實好轉 讓人「忘記在北京」
以往北京冬天幾乎不見藍天。圖/大杨@Flicker CC BY2.0。
據《BBC中文網》報導,北京去年11月PM2.5濃度是近五年同期最低的一次,而根據美國駐華大使館的空氣質量監測,PM2.5的數據確實在下降。北京居民表示空氣質量轉好,在北京5年多的楊姓研究生表示,「去年街上都看不見人臉,今年都沒什麼人戴口罩」、「現在的天氣讓我忘了我在北京」。
圖/綠色和平組織。
據綠色和平組織氣候變遷與能源專案主任黃薇稱,去年不同於往年,冷空氣活動頻繁,而且經常吹北風,風速高,有利於污染物的擴散。綠色和平的研究顯示,如果沒有任何減排措施,僅憑氣象因素來看,而這去年11月、12月北京PM2.5月均濃度實際比前一年同期下降了54%和67%。
為何空汙能改善 當局力抗空汙政策成功
中國政府力推「煤改氣」等抗空汙政策。圖/翻攝自環球東方。
黃薇與中國環境保護組織公眾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都認為,當局採取的限產、「煤改氣」等嚴厲措施,進一步抑制了污染物的排放。去年8月,政府採取一連串措施抗空汙,包括要求京津冀及其周邊地區的鋼鐵焦化鑄造行業實施部分錯峰生產;整治「散亂污」企業;10 月底前,這些地區的28個城市完成以電代煤、以氣代煤 300 萬戶以上等。
馬軍表示,「北京及周邊地區燃煤取暖大都被天然氣和電力取代,這對維持空氣質量十分有利」。
北京空氣品質是否能持續好轉?抑或曇花一現?
圖/翻攝自視覺中國。
今後長時間的霧霾天氣會否捲土重來?馬軍表示,無法預估以後是否仍有利於污染物擴散的氣象條件,但當局的措施是可以持續的。
然而這些強硬執行的措施,卻也引發爭議,政府力推天然氣代替煤炭的「煤改氣」防空汙作業,因工程延期與供應不足,,造成許多民眾受凍,被批不近人情。「在工業污染的防治方面還是要立足於調整產業的結構,然後去優化能源結構,」馬軍說。他指出,政府不能不調整產業結構,而僅僅寄希望於直接用天然氣去支持華北地區的高耗能產業。雖然,大規模的工業限產對地方經濟也可能產生影響。
而這些嚴格的措施能否持續有效推行,仍然有待觀察。
不分國界關心空汙,看看對岸也看看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