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文資局大木作修復技術 育才有成

大成報/ 2017.12.26 02:53
【大成報記者蕭宇廷/臺中報導】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於今年8月開辦第一期「大木作修復技術工匠培育研習班」,培育成果斐然,備受肯定﹔文資局24日特別在臺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雅堂館C棟展示培訓學員作品,並頒證表揚成績優異學員。文資局長施國隆表示,近年國內文化資產指定登錄數量相當高,國人保存意識抬頭,修復工作刻不容緩需要執行,其中傳統匠師人才斷層是最大問題﹔文資局因此整合產、官、學,期望改善人才流失問題,建立國內文化資產修復人才的標準,打造完整人才培育制度。

文資局透露,過去傳統工匠的技術養成採師徒制,培育學徒出師不易,因此文化部積極推動與建置傳統技術職業能力基準,以系統性、專業化的方式加速修復人才的孕育,打造即時戰力,同時也讓國內具保存價值的工匠手藝得以系統性地繼續傳承。

文資局指出,大木作修復技術人才培育計畫自2017年8月開辦,由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委託南臺科技大學文化資產整合研究中心,邀請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雲嘉南分署協辦,凝聚產官學三方之力,以文化資產保存與維護觀念、修復倫理、建築構造、測量概論、材料鑑別與應用以及木工工具識別等學科知識,搭配基礎實作教學規劃課程內容。

文資局提到,第一期原定錄取30名額,因報名人數達130名、增額錄取至40名額,錄取學員皆具有從事相關木作工作或相關證照者;透過學科與術科共320小時的訓練以及最後的能力考核,共有34名學員通過初級測驗,於今年11月完成這次培訓。

而這次培訓班授課教師,除了邀請文化資產與建築領域的學者專家、大木作技術保存者及傳統匠師共同擔任外,實作課程也邀請傳統匠師教授木料整備、榫卯結構、日式榫卯、和漢式斗拱結構、修補料等正確的傳統施作工法,使培訓學員能先備職場及相關技術專業性修復能力,以成為具有專業性的專業職業從業資格人員。這次完整的文化資產修復技術人才培訓課程,也堪稱是國內文化資產修復開創傳統匠師職業訓練專業性的基礎先河。

熱門關鍵字:

體育文化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