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八旬翁膝關節骨頭壞死 置換人工關節找回行動力

華人健康網/記者洪毓琪/台北報導 2017.12.19 11:30

家住台中現年80的歲羅爺爺,近半年來飽受左膝疼痛所苦,甚至痛到根本不想走路。本以為是退化性關節炎引起,但這半年間嘗試多種保守療法,卻仍不見成效。直到就醫經膝蓋核磁共振檢查後,才發覺原來是「膝關節自發性骨壞死」作祟。所幸在醫師建議下,接受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後,術後2天就能下床走路,讓羅爺爺開心直呼:「自己終於能重拾出遊夢想了」!

家住台中現年80的歲羅爺爺近半年來飽受左膝疼痛所苦,甚至痛到根本不想走路的地步。

家住台中現年80的歲羅爺爺近半年來飽受左膝疼痛所苦,甚至痛到根本不想走路的地步。

膝蓋疼痛一直治不好?可能是「膝關節自發性骨壞死」作祟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邱仕德表示,上述案例中的羅爺爺為了治療膝蓋疼痛,幾乎試過所有保守性治療,包括吃止痛藥、打類固醇、接受PRP(高濃度血小板血漿注射)治療,但疼痛依舊。家屬見爸爸如此痛苦,決定帶他到醫院接受進一步檢查,初步先照膝蓋X光。但膝蓋結構位置都沒問題,對著膝蓋敲敲按按,也都不大痛,羅爺爺也說:「只有走路時,痛的感覺發生在膝蓋內」。

術後患者也成功恢復健康、走路不再劇痛難忍,讓全家人都鬆了一口氣;老爺爺也總算可以走出戶外,跟家人一同遊山玩水。(圖片僅為示意,非事件當事人)

術後患者也成功恢復健康、走路不再劇痛難忍,讓全家人都鬆了一口氣;老爺爺也總算可以走出戶外,跟家人一同遊山玩水。(圖片僅為示意,非事件當事人)

於是安排核磁共振檢查,果然發現患者的膝蓋內側關節有一小區域的陰影,診斷是「膝關節自發性骨壞死」作祟。經與患者和家屬討論後,決定進行人工膝關節置換術。而術後患者也成功恢復健康、走路不再劇痛難忍,讓全家人都鬆了一口氣;老爺爺也總算可以走出戶外,跟家人一同遊山玩水。

「自發性骨壞死」易因姿勢變化疼痛 患者女多於男

什麼是「自發性骨壞死」?邱仕德醫師解釋,「自發性骨壞死」指的是骨頭缺血喪失養分造成壞死,導致軟骨塌陷造成關節破壞的情形;發生的男女比例為1:3,較常發生在65歲以上女性長者。常見症狀為姿勢變化引起的膝蓋劇痛,例如,坐下去或站起來的那一剎那,或是行走時走一步痛一下等。但休息時又比較不痛,也可能在膝蓋內側(股骨內側髁)會有壓痛的感覺。

邱仕德醫師解釋,「自發性骨壞死」指的是骨頭缺血喪失養分造成壞死,導致軟骨塌陷造成關節破壞的情形;發生的男女比例為1:3,較常發生在65歲以上女性長者。(圖片/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提供)

邱仕德醫師解釋,「自發性骨壞死」指的是骨頭缺血喪失養分造成壞死,導致軟骨塌陷造成關節破壞的情形;發生的男女比例為1:3,較常發生在65歲以上女性長者。(圖片/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提供)

目前醫界對於導致此病發生的原因尚不了解,僅猜測有可能為類固醇、酒精、早期膝蓋受使血管及軟骨損傷、骨質疏鬆,或軟骨下功能不全的骨折所引起。早期X光檢查可能看不出明顯變化,因此很難判讀。但在後期則能看出內側膝蓋關節軟骨下影像的改變,再透過核磁共振確認病灶。

「自發性骨壞死」一動就痛?置換人工關節找回行動力

邱仕德醫師提醒,目前此症初期雖可透過吃藥、打針等保守性方式治療,但仍欠缺顯著證據證實治療效果。因此,一旦民眾關節軟骨下骨板出現明顯缺損時,仍建議透過手術置換人工關節,才能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及預後。尤其是,民眾若膝蓋長期疼痛未癒,更應儘速就醫,尋求專業骨科專科醫師評估及診斷治療為宜。

【醫師小叮嚀】:

邱仕德醫師再度叮嚀,預防關節疼痛上身,民眾在日常生活中最好能培養適當運動的習慣,以增加肌肉骨骼強度;且搬運重物時姿勢要正確,才能避免膝蓋受傷。最重要的是,避免菸、酒、檳榔,維持正常生活作息,尤其是患有骨質疏鬆的病人,更要加強攝取維他命D和鈣,才能避免關節病變的發生。

文章連結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238/56241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