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東海大學與科博館打造「火星計畫」    大學生、高中生聯手創意出擊

大成報/ 2017.11.18 23:32
【大成報記者蕭宇廷/臺中報導】上火星不是夢,但是火星上的食衣住行如何解決? 東海大學與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攜手在11月18、19日兩天,於臺中科學博物館舉辦火星任務競賽,大學生跟高中生32隊同台組隊競賽,運用科學知識解決火星上的食衣住行生存的問題。

這次火星任務競賽,是由東海理學院與科博館舉辦,大學生利用生物、化學、物理及數學知識,設法解決在火星上的各種問題。 兩天的競賽,18日舉辦開幕式與第一天的實作,大學生和高中生團隊在同一個空間創作、互相交流,非常難得。第二天正式競賽,所有比賽將會在科博館橢圓形展覽廳室內外進行,也將跟參觀科博館的民眾直接互動,讓民眾更了解科學知識對未來火星任務的重要性。屆時科博館將充滿了太空科學的熱鬧氛圍。

科博館館長孫維新以特別來賓身分在開幕致詞表示,館內的人員在幾個月前才有機會親眼看到福衛5號,而下一代將進入太空時代,新科技將影響往後3、40年進展,要知道未來,才知道如何調整現在。他鼓勵這次參加活動的學生,從科技角度與趣味去接觸自己、並製造可以做到的東西;而大家永遠要把眼光擺在最前面的科技,好好地把自己的創新發揮出來,不要只是滿足小確幸、而要建設落實在科技方面,為未來人類謀福祉。開幕式後孫維新也帶領大家參觀新的天文台。

東海大學教務長林良恭指出,感謝科博館的協助,這次比賽鼓勵同學在任務當中發揮想像力,愛因斯坦也曾提到想像力是比知識更重要。此外,還有團隊精神,眾人精神勝過個人智慧,在團隊任務時,就是要彼此互相協助。而主辦的理學院院長楊定亞也透露,科博館與東海是長期的合作夥伴,這次火星任務受到各高中及大學的支持,理學院各系所包括物理系、化學系、生命科學系、應用數學系也全力支持與總動員,讓活動更加精彩與豐富。

東海附屬高級中學校長鍾興能表示,這次活動由大學帶領,也藉由科博館優質的環境,讓所有高中生的思路與創意更多,希望任務每年都能舉辦,讓任務在高中形成社團或系列課程,參加競技的人也能充滿期望與幻想。

而這次的火星任務,大學生的生存提案,包括在火星細胞培養的肉、組織培養的蔬菜,仿生肝組織的建築結構,微重力下的血管強化系統,房子怎麼蓋可以抗宇宙射線,化學反應進行氧氣跟水的製造等等,每個題目都充滿有趣的科學知識與創意。

來自臺中市高中生組隊參與的火星車創意降落大賽, 同學們則發揮創意、自行設計降落設備,讓好奇號火星車從8公尺高落下、必須準確讓輪子著地降落在靶標上,難度非常高。這次活動東海也將提供豐富的獎金鼓勵得獎的團隊。

這次火星任務除了東海理學院以及科博館的精心策劃外,財團法人國家太空中心也大力支持,提供大量福衛1號、3號、5號衛星模型給得獎團隊做為鼓勵;同時寶工科學玩具公司也提供活動所有高中組比賽的好奇號火星車。也因火星任務結合產官學研相關單位的支持,顯示臺灣未來於太空科學上,無論在研發創造或是人才培育,都將充滿能量、蓄勢待發。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