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油條海蜇皮「鋁」破表 慢性腎臟病少吃為妙

卡優新聞網/范詩敏 2017.11.07 07:11

  製作糕點常使用明礬或「發粉」達到鬆軟的效果,但恐造成身體的負擔。消基會抽查市售糕點、海帶、海蜇皮等食品,結果發現超過4成鋁殘留量超過標準,並呼籲政府盡速公告並實施限量標準,別罔顧民眾飲食健康。

  消基會在大台北地區中式早餐店、零售店、雜糧行及夜市等,依據「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抽查7件烘焙食品、5件蒸煮糕點、7件油炸食品、3件海帶及5件海蜇皮等共27件樣品的鋁含量。結果發現4件油條、5件海蜇皮、2件烘焙食品鋁殘留量,超過衛福部食藥署105年預告限量草案的標準。

  根據食藥署預告的草案,軟體類、甲殼類及棘皮類水產加工品、海帶的鋁殘留量,應為500mg/kg以下;油條、油炸麵衣等膨脹食品及發糕、馬來糕、鬆餅、司康等鬆糕食品,鋁殘留量應為300mg/kg以下,其他糕餅產品鋁殘留量應為40mg/kg以下。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食品添加物專家委員會的評估,依人體體重每公斤每週攝取的含鋁化合物不得超過2毫克(mg),也就是一名50公斤體重的人,每週攝取的鋁應低於100毫克,才不會導致鋁的蓄積而損害健康。若以一根50公克的油條來估算,只要一星期內攝取超過4根油條,就會超過每週可容忍量,更何況還有其他可能攝入鋁的來源,如油脂等。

  消基會指出,連中國大陸都已制定鋁含量規範,但我國至今僅預告限量(草案)標準,依舊還未實施,希望衛福部食藥署盡快公告實施,保障消費者健康。因為許多制酸劑本身就含有微量的鋁,建議罹患慢性腎臟病患者及經常性服用胃藥、制酸劑的消費者,更得嚴格控制每週鋁的攝取量。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