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颱風 青鳥行動

實踐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師生赴中國香港澳門取經

大成報/ 2017.11.01 18:38
(台北訊)日前實踐大學社會工作學系「中國香港澳門社會經濟創新方案研習交流活動」圓滿結束,該交流活動在實踐大學教學創新試辦計畫支持下,由實踐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劉曉春老師主辦為期三天的研習交流活動,帶領系上學生至港澳當地參訪各社區組織,也與香港理工大學、明愛專上學院師生交流社會工作的學習與經驗。

抵達香港的第一天,香港理工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梁志遠老師與其學生帶領實踐大學交流團走入深水埗的傳統搭棚布市--棚仔,在狹窄的走道、低矮的棚子,體會傳統產業在日新月異的世代中多麼不容易生存,又背負了政府對經濟發展、都市更新的壓力,再思考社會工作當如何在保留傳統與發展創新中找到最佳的平衡。

本次交流團趕上香港一年一度的墟市節,該活動為香港基層社區工作組織串聯,其中有香港婦女中心協會、聖雅各福群會、香港婦女勞工協會等組織,期待透過市集吸引更多人認識、關心香港基層工作者的現況。實踐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柯同學表示很高興在市集巧遇香港立法會議員朱凱迪,聽了他對香港社會經濟現況的說明與分析後,更瞭解基層人民在政治統治和資本主義中求生存的艱難與挑戰,幫助她重新思考未來如何與社會中基層人民站在一起對抗資本市場的不公義,期待學校未來能有更多社會工作相關參訪交流活動充實國際視野。

實踐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劉曉春老師表示,本次向學校申請教學創新試辦計劃,希望學生不僅在系上的必修選修課程中增進社會工作專業知識的內涵,更能藉由研習交流活動充實國際視野。此外,亦能結合目前民生學院參與教育部的「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將參訪中的在地服務經驗,見賢思齊運用在未來的實務工作中。圖文由實踐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柯盈瑄提供。
圖說一:實踐大學師生出發合影。
圖說二:香港理工大學梁志遠老師介紹棚仔的由來。
圖說二:交流團於香港墟市節中巧遇香港立法議員朱凱迪。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