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之交,政府會大力宣導年長者、學童接種疫苗來預防流感;人人都知道,多運動維持均衡飲食,可預防三高……「預防重於治療」不只是人人琅琅上口的保健方法,實際上,也成為美國政府捍衛食安的最高指導原則。
應灃食公益飲食文化基金會邀請,曾任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 )副局長的大衛.艾奇森(Dr. David Acheson),他同時也是2011年「美國食品安全現代化法案」(Food Safety Modernization Act, FSMA)起草人之一,將於11月14日來台,在「透明飲食 享有真實」國際論壇上分享美國的經驗與做具體做法。
艾奇森表示:FSMA最重要的精神,在於首度將食安政策重點從「事後應變」轉為以風險管理為基礎的事前「預防性控制」,這不僅是美國食品安全法規有史以來最重大改變,同時也宣示「透明飲食」將成為食品安全最重要的精神。
食安問題並非台灣的特例,在歐洲、美國都曾經成為社會重大議題,然而,美國在經歷一連串教訓後,社會各界因此建立共識,將「事後應變」轉為強制實施事前「預防性控制」,唯有這樣才是食安的治本之道。「無論對政府、業者或消費者來說,預防的成本一定遠低於補救,」落實「預防」具體行動,則有賴倡議推動「透明飲食」。
灃食公益飲食文化基金會副執行長林芳燕表示,根據基金會長期的研究,透明飲食是已發展國家推動食安的一致趨勢,唯有飲食流程透明化、了解食物來源、產銷過程與製作,才能正本清源,提供食安的最佳保障。
基金會成立以來就致力推動飲食文化教育,希望培養民眾對飲食資訊的思考與判斷能力,進而培養下一代對台灣成為「良食島」的自信。有鑑於此,將在11月14日舉辦《透明飲食,饗有真實》良食脈動國際論壇,除邀請到大衛.艾奇森博士來台,分享國際透明飲食理念,還有首度來台的重量級講者、英國政府飲食教育專家顧問亨利.丁博比(Henry Dimbleby)。亨利是英國「第二次校餐革命」的重要推手,他將在同場論壇上分享推動學童食品與烹飪教育的經驗,包括如何教導英國學童辨別食材、吃對食物,以及如何影響英國政府政策、教育推廣,做為台灣在培養下一代對良食選擇與政策推動的參考經驗。
《透明飲食,饗有真實》良食脈動國際論壇,名額有限,歡迎有意參加者直接上網報名:http://www.fullfoods.org/2017fo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