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護牙一生呷百二!從點到面全民360度護牙無死角!

欣傳媒/ 2017.10.26 09:19

圖說:圖左起為中華民國醫院牙科協會賴向華理事長、財團法人中華民國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黃立賢常務理事、財團法人中華牙醫學會口腔衛生委員會季麟揚主任、衛福部第七屆口腔醫學委員會藍萬烘主任委員、衛福部心口司張雍敏副司長、台北醫學大學林建煌校長、台北醫學大學口腔醫學院王大源院長、台灣大學牙醫專業學院林立德院長、台北醫學大學口腔醫學院周幸華副教授

欣傳媒 | 綜合報導

【台北訊,2017年10月25日】2017年WOHD的主軸為「Think Mouth, Think Health」,口腔健康宛如一面鏡子,反映出身體的健康程度,許多疾病與口腔狀況是相互影響的,因此口腔狀況將會是維持身體健康很重要的一環。為挽救國人口腔健康,衛生福利部與台北醫學大學牙醫學系二度合作「口腔健康整合行銷宣導計畫」,分別拍攝「食鹽加氟,牙齒有福」、「不一樣的需要-到宅牙醫醫療」、「不一樣的需要-特殊需求牙科門診」以及「微笑人生-人工植牙」四支宣導影片,希望徹底深入民眾生活,從根基做起、再深入特殊需求等面向,360度全面提升國人口腔健康意識,挽救全民口腔危機。衛生福利部長期關注民眾口腔狀況,為使民眾容易了解政府提供醫療資源的詳細內容、加強民眾口腔健康、護牙的意識,因此,以淺顯易懂、平易近人的輕鬆影片向民眾宣導牙齒照護的重要,期望能吸引大眾目光。

12歲兒童蛀牙率高於全球 推動食鹽加氟 改善國人齲齒問題

根據國健署統計顯示,隨著政府長期注重齲齒的防治,兒童及青少年齲齒率相較於以往已有大幅度的改善,從西元2001 年12 歲兒童的齲蝕缺牙充填指數(DMFT index;以下簡稱恆齒齲齒指數)3.31 已降到2012 年調查公布之12 歲兒童恆齒齲齒指數為2.5 顆 ,但是仍略高於世界衛生組織於 1988 年制定公元 2010 年之全球口腔保健目標,世界各國 12 歲兒童平均 DMFT index 在 2.0 以下的標準,顯示台灣兒童及青少年主要的口腔健康問題仍是齲齒。

另外,由於國人飲食習慣的改變,精緻食物與含糖飲料的攝取量增多,因此,青中壯年的齲齒預防,以及高齡化社會中,高齡者的牙齒與牙根的齲齒預防也是刻不容緩;成人之中,35-64歲的成人平均有13顆以上蛀牙,65歲以上老年人則有17顆以上 ,顯示台灣人的牙齒健康還有很大進步空間。衛生福利部為了降低國人齲齒率,自103年以來著手進行食鹽加氟政策。

台北醫學大學牙醫學系周幸華副教授表示,氟化物對於牙齒有許多幫助,可以加速牙齒表面再礦化(再鈣化)、增加牙齒對酸的抵抗力 。衛生福利部為了改善國人牙齒健康,自1997年起便開始於國小推動含氟漱口水,實施近20年以來,齲齒率七年內已下降22%。 2016年底衛生福利部再推出食鹽加氟政策,研究顯示,在飲用水或食鹽加氟皆可有效降機齲齒發生率50%至70%,且由於食鹽加氟的推廣容易、成本低,是目前最有效益的預防齲齒政策之一,全球受惠人口達兩億五千萬以上,廣受世界衛生組織及歐盟的認同。現今瑞士、德國加氟食鹽的市佔率超過70%,法國、墨西哥、哥倫比亞、牙買加也成功透過推廣食鹽加氟下降國民的齲齒率。

因此,衛生福利部推廣的三餐食鹽加氟可以從日常生活的根本面協助改善全民口腔健康,有效預防蛀牙。而此支影片中,運用情境劇的方式,鎖定父母、長輩族群、家庭主婦,呈現食鹽加氟對各年齡層可以達到預防齲齒的好處以及方便性,希望能夠讓民眾了解目前最簡便的預防齲齒方式!

植牙需求增 六大重點避免醫療糾紛

隨著技術進步及國人接受度提高,2000年至2011年間台灣植牙體進口值成長近50倍,達到5億6300萬元 ,足見植牙已然成為台灣人缺牙時的新選擇。根據估計,2016至2020年間全球的植牙市場將以年複合成長率5.37%持續擴大 。隨著台灣植牙市場的興盛,植牙所造成的醫療糾紛也日益增加。計畫主持人周幸華副教授表示:「這可能與民眾和牙醫師之間的溝通對於植牙的醫療認知有一定程度的落差所造成,因此,民眾在選擇植牙治療前,應瞭解自己的身體狀況適不適合植牙、為什麼要選擇植牙、植牙手術的方式、植牙前後的注意事項、植牙術後的居家清潔方式與牙醫定期維護,才能提升植牙治療的效果,避免醫療糾紛的產生。」

為提升國人對植牙治療之醫療相關知識,有效增進對自我植牙需求的評估,衛生福利部提醒民眾應對植牙積極了解,因此影片以談話性節目方式,透過與醫師的問答,帶出「植牙六大重點」,呼籲民眾提升植牙知識,並加強與牙科醫療人員間的溝通,才能有效提升植牙的品質,降低醫療糾紛的發生。

看見不一樣的需要 特殊需求牙科門診及到宅牙醫醫療

衛生福利部為了提供特定身心障礙者及失能老人等特殊需求者,完善的口腔醫療服務,自民國97年開始,委託全台7家醫院成立示範中心,分別為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行政院衛生署雙和醫院(委託臺北醫學大學興建經營)、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國立陽明大學附設醫院和臺灣基督教門諾會醫療財團法人門諾醫院,以及22家醫療機構相繼投入 ,共計29間醫療院所提供特殊需求牙科門診服務,並且具有特殊的設備,讓受過訓練的醫師以特別的治療方法,來提供特殊需求者獲得與一般人一樣的牙科醫療照護。

另外,針對清醒時身體活動百分之五十以上受限於床上或椅子上,行動不便的重度身心障礙者、失能老人、居家醫療整合照護對象…等,衛生福利部更推動到宅牙醫醫療,讓牙醫利用攜帶式牙科儀器至病患家中服務,提供牙周病緊急處理、牙結石清除、牙周暨齲齒控制基本處置、塗氟、簡單性拔牙及單面蛀牙填補等服務,促使牙科診療服務可以滿足這些「不一樣的需要」,期望能真正符合WHO就醫平等主張,並造福更多特殊需求者;因此影片中以紀錄片形式,紀錄實際案例的經驗,讓大家瞭解特殊需求牙科醫療服務是改善身心障礙者及失能老人等患者口腔健康的重要資源,期望民眾能更多利用特殊需求牙科門診及到宅牙醫醫療來促進特殊需求者的口腔機能與健康。

多數人一生之中都曾有過牙齒相關疾患,多年來衛生福利部透過與專業學術機構合作,並結合媒體宣導口腔健康的重要觀念,雖然口腔健康情況已有明顯改善,但仍有進步空間;期盼有日國人更重視自身牙齒,將牙齒健康的觀念生活化,善用每份醫療資源,過一個人人稱羨的好牙人生、健康呷百二!

人工植牙六大重點(3H3N)

一、 Why 為什麼要植牙:植牙原先為傳統假牙無法達成治療目的時,所延伸出的治療方式,由於現在植牙手術在治療單顆、多顆缺牙或是全口無牙的病患時都十分成功,因此逐漸成為缺牙治療的方式之一;然而植牙並非缺牙治療的唯一選擇,傳統的固定式或是活動式假牙依然是可行的療法,只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治療即可。

二、 Who 誰才能植牙:植牙為手術的一種,能夠接受手術治療的人都可植牙;然而事前需經由醫師評估口腔狀況是否健康,像是牙周病、蛀牙、鄰牙根間的病變是否控制,口腔中骨頭的高度及寬度是否足夠植牙體植入,以及牙齦等軟組織是否能提供足夠穩定度,這些都攸關植牙的成功率。另外,除了尚未發育完全的青少年比較不建議外,只要口腔狀況許可,皆可進行植牙。

三、 How該怎麼植牙:首先會先植入人工牙根,3-6個月之後接上癒合的螺帽,並接上支台,最後再裝上假牙。但也需注意併發症,例如傷及下顎神經或是上顎竇穿孔。因手術離神經較近,因此術前的X光檢查等評估需要非常仔細,必須預留2毫米的安全距離。若高度不足一般植體,也許需先考慮植入骨頭。而上顎竇穿孔則也需要將鼻黏膜上提,並植入人工骨粉,以避免併發症發生。

四、 Not 不適合植牙的狀況有哪些:由於植牙屬於手術,因此一些重症患者、或是需控制的系統性疾病,例如糖尿病、高血壓病患需控制血糖、血壓後才能植牙。另外,口腔疾病如牙周病患者也需要先穩定口腔狀況後才能植牙,避免不必要的風險。

五、 Note 植牙前後的注意事項有哪些:術前維持口腔清潔非常重要,以確保植牙手術的穩定性;術前一週以及術後兩週則避免吸菸以及飲酒過量;手術當天則不可飲酒,以免影響麻醉深度;最重要的就是充足的睡眠以及正常三餐,保持輕鬆的心情接受手術。術後的話則避免用力漱口、使用吸管(會增加口腔內壓力)、玩弄傷口等,並遵照醫師指示服藥及冰敷,並隨時注意傷口狀況。

六、 Maintain 植牙完成後的維持:植牙後的維護就如同平常一樣,使用貝氏刷牙法,將牙刷刷毛以45-60度輕壓向牙齦,兩顆牙前後橫刷約10次,依序完成整口牙的清潔;之後可用牙線在牙縫間以C型方式上下清潔牙縫,或是使用牙間刷前後清潔。另外,術後也應定期牙醫維護,牙周病患建議3-4個月回診一次;一般民眾約半年回診一次。另外,也必須小心不要吃太黏牙或是太硬的東西以免破壞瓷牙的表面或是將整顆假牙黏下,若有任何狀況要趕緊尋求醫師協助,才能確保植牙後的健康。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欣傳媒 欣新聞,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