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颱風 青鳥行動

癌症病人筋骨疼痛 台大新竹分院:提高警覺,切莫輕忽!

大成報/ 2017.10.24 01:10
【大成報記者羅蔚舟/新竹報導】
一名50多歲患有乳癌的婦女,經乳房外科及腫瘤科醫師治療後,病情穩定。病人於治療期間有時覺得兩側大腿痠痛,行走能力似乎也較以前退步,尤其是一天活動後在夜間特別感到不適。病人不以為意,主觀認為是手術、化療後所造成的體力不佳,所以雙腿無力痠痛,數次回診也未向腫瘤科醫師提及此現象。

該病患某日下樓梯時輕微扭傷卻引發右大腿劇烈疼痛,隨即無法負重行走,緊急送至急診檢查後發現,右大腿骨已骨折,且骨折處有不正常之病灶,診斷為腫瘤侵蝕骨骼造成之病理性骨折。所幸經骨腫瘤科醫師以手術刮除腫瘤後,以骨水泥補強,並以骨髓內釘固定,傷口穩定後再配合放射腫瘤科醫師進行大腿骨放射線治療,現在已恢復行走能力。

收治該病例個案的台大醫院新竹分院骨科部骨腫瘤科主任林蔚鑫醫師表示,許多癌症病人可能會有骨骼轉移的問題,如肺癌、乳癌、前列腺癌、腎臟癌及甲狀腺癌等常見之臟器癌症均有可能轉移至身體的骨骼系統,尤其是脊椎、骨盆、大腿骨、上臂骨等位置。許多癌症病人於治療過程中發生筋骨痠痛的問題,常誤認為是體力不佳,或是化療藥物導致,忽略了疼痛可能是骨骼轉移的徵兆,因而延誤治療,往往等到發生骨折才就診。其實如果能提高警覺,儘早至骨腫瘤科醫師處檢查,可早期發現骨轉移病灶。專業的骨腫瘤科醫師亦可評估骨轉移病灶導致骨折的機率,並提供適當的治療,以避免骨折發生。

林蔚鑫醫師表示,目前臨床上有許多藥物,可降低骨轉移病灶所引發如疼痛、骨折、高血鈣、脊髓神經壓迫等併發症的機率。加上放射腫瘤科輔助性治療的介入,許多病人可不需手術就達到控制骨轉移病灶的效果。少數病人若是骨轉移病灶已造成骨骼穩定度受損,即隨時有發生病理性骨折的可能,醫師亦可依解剖位置選擇適當的固定物,施行預防性固定手術,避免骨折發生後再手術時可能發生的大量失血、固定不易、腫瘤擴散等問題。

林蔚鑫醫師呼籲,癌症病人對筋骨痠痛應提高警覺,放任骨轉移病灶惡化,則會導致骨折失能的後果,例如:轉移病灶在脊椎,可能會導致肢體癱瘓,嚴重影響生活品質,也大幅提高照護上的困難。現代醫學對癌症的治療已進入多專科團隊模式,除了一般民眾熟知的腫瘤科、放射腫瘤科、各外科次專科外,許多國外的醫學中心均有骨腫瘤科醫師提供癌症病人骨骼系統方面的評估,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骨轉移。癌症病人應善用此資源,以獲得更完整、更全方位的治療。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