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王文志庇護所 北美館外織心靈風景

民生@報/文/陳小凌 2017.10.06 16:20

王文志裝置藝術庇護所在北美館廣場,北美館提供。

 

來自嘉義梅山的藝術家王文志,家鄉的竹林是藝術家發想創作的重要養分泉源。這些年,帶著來自家鄉的竹與同鄉工匠,一起走訪世界,搭建出帶有強烈土地連結的作品;這次召喚來自南臺灣山林的元素,在高密度的臺北盆地裡,用溫厚手感織出一片參著山嵐竹風的心靈風景。

 

在仲秋夜習習涼風中,臺北市立美術館戶外大型竹編裝置計畫《庇護所》10月7日對外開放,王文志以竹子為媒材,結合編織的圍繞,於北美館廣場上營造出一座獨特暫棲的空間,作為都會叢林裡心靈的暫歇所,不僅是美術館館舍暫停開放期間的替代性展演平臺,作品更呼應全球環境及移民議題,期盼作為流離的無家者身心的庇護空間。

 

藝術家王文志於《庇護所》施作現場,北美館提供。

  

隨著《庇護所》第一階段穹頂結構完工,北美館展覽活動正式由廣場接棒,繼續為民眾延續藝術的體驗,為美術館廣場注入全新活力。10月7日晚間8點至10點搭配《庇護所》對外開放,與臺北市文化局主辦「白晝之夜」串連,推出系列開幕活動,為市民朋友點亮難忘的秋夜。

 

《庇護所》籌備歷時近半年,第一階段穹頂與廊道結構從9月初展開,歷經夏季颱風的影響停工後又加緊趕工,終於順利在廣場上與市民朋友見面。穹頂主體開放後,自10月28日起將展開第二階段編織的工程,搭建一座沿美術館建築主體外牆延伸而上的瞭望臺,預計於12月對外開放。屆時《庇護所》廣場計畫將完整呈現由穹頂與瞭望臺兩大結構體所組成的戶外編織裝置,期望提供都會的朋友心靈療癒與反思的休憩角落。

 

《庇護所》兩階段開放象徵北美館的藝術場域移轉,從白盒子至廣場,延伸美術館的當代思辨與精神。北美館預計於廣場舉辦《庇護所》系列工作坊,募集舊衣作為編織材料,透過募集、捐贈和回贈的行為,創造人與人偶遇的契機,探討身體、勞動、失所、歸屬及全球離散等議題。

 

王文志裝置藝術庇護所在北美館廣場,北美館提供。
 

「舊衣是現代人不再穿,不再庇護身體的物件,衣服被關進衣櫃而不見天日。《庇護所》邀請民眾捐出舊衣來參與創作計畫。募集來的衣服經過剪裁、編織成為作品的一部分,舊衣經過藝術轉化,重新活化,再次成為身心靈的療癒、安憩的庇護所在。」王文志說,參與募衣計畫的民眾,將回贈一份紀念布卡。因此在這個涉及了募集、捐出及回贈行為的創作計畫中,藉由藝術參與,不僅賦予舊衣新生力量,同時也建立了隱喻人與人偶遇、交流的平臺。

 

衣物募集計畫同時包括了一系列與布件有關的體驗活動;藝術家邀請參與民眾進入《庇護所》場域,以身體、勞動的實際介入,穿梭在巨型竹材裝置中,編織體驗布與竹材、身體與場域之間的對話關係。另外,現場還有「書衣工作坊」,在持有的布卡上發想創意,利用布、紙材及金屬釘扣等手作材料,親手為家人朋友,製作一份手工質感的溫馨庇護物。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