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聽力3大殺手:突發性耳聾、耳鳴、眩暈,改善「針」有效

華人健康網/記者張世傑/台北報導 2017.10.05 13:54

突發性耳聾」俗稱「耳中風」,為耳鼻喉科的急症,早上起床突然發現一耳聽不到,有的人還有耳鳴、耳悶,甚至眩。雖然突發性耳聾、耳鳴,以及眩暈3者病因不同,但是臨床研究發現,內耳注射藥物不僅是一種安全、有效、作用直接的一種治療方式,更可大幅改善不適症狀,是目前治療耳朵疾病的新利器。

亞東醫院耳鼻喉科暨高壓氧中心主治醫師蔡凱喻指出,耳朵的疾病治療的方法不外乎是藥物或手術治療,然而對於某些沒有器質性病變,無法透過手術治療的疾病,藥物自然是不錯的選擇。例如,突發性耳聾、耳鳴,以及眩暈等。

1.突發性耳聾:

指的是3天之內,連續3個聲音頻率,大於30分貝感音神經性聽力減退的症狀。據統計其發生率約為每年每10萬人有5至20人,發生率男女比率相等。

突發性耳聾可能的誘發原因包括:病毒感染、血管性疾病、內耳內淋巴囊水腫破裂、自體免疫疾病等。另外,若經常熬夜、壓力過大;以及秋冬季節天氣變化大,導致血液循環較差;人體抵抗力下降、病毒盛行等因素,都可能使發病機會增加。

治療的方式包括:口服類固醇、耳內注射類固醇,以及高壓氧治療。就蔡凱喻醫師個人經驗,三者併用效果最好。只要把握黃金治療期,2週內接受治療,聽力都會有相當的進步。有很多極重度聽障(全聾)的患者,接受治療後聽力都完全回復,甚至也有5年前的耳聾接受治療後聽力改善的案例。

突發性耳聾可能的誘發原因包括:病毒感染、血管性疾病及壓力過大等,不可小覷。

突發性耳聾可能的誘發原因包括:病毒感染、血管性疾病及壓力過大等,不可小覷。

2.耳鳴:

本身不是疾病,而是一種症狀、生理現象,會伴隨不同程度的聽力損失,可能是藥物副作用,或是身體健康亮紅燈的結果。

造成耳鳴的原因有很多,包括耳道阻塞、外耳炎、中耳炎、耳膜破損、中耳耳骨硬化、耳咽管閉塞、噪音性聽損、老年性聽覺退化、血管問題、肌肉性問題(如中耳肌、耳咽管肌及喉嚨肌等問題)、服用耳毒性藥物後的副作用、梅尼爾氏病、偏頭痛、耳咽管功能不良、睡眠呼吸中止症、心理因素(如工作壓力大、生活緊張、焦慮、失眠等)。

耳鳴的原因很多種,如果可以正確地找出原因再對症下藥,一般會有不錯的效果。若找不出原因或不可逆的病因,一般會嘗試輕微的鎮靜劑放鬆神經,也可以使用耳鳴遮蔽器的聲音蓋掉(重聽則可嘗試助聽器)。

蔡凱喻醫師發現,有相當多耳鳴的病人在接受耳內注射治療數次之後,症狀有相當程度的改善,也有約一半的病人耳鳴完全治癒。

有眩暈的患者,除了藥物以及平衡復健之外。平常飲食也應有所忌口。

有眩暈的患者,除了藥物以及平衡復健之外。平常飲食也應有所忌口。

3.眩暈:

沒有旋轉的頭暈,最常見的原因包括焦慮、自律神經失調、貧血、心血管疾病,及其它的慢性疾病等。而天旋地轉的頭暈,常見的原因包括內耳中的半規管、前庭神經、腦幹及小腦的病變所造成。

有眩暈疾病的患者,除了藥物以及平衡復健之外,平常飲食也應有所忌口,包括含有刺激血管或神經組織成分(比如酪胺、苯乙胺)的食物,像是巧克力、起司、乳製品、咖啡、茶、酒精等都應少碰。

針對眩暈的耳內注射包括耳內注射類固醇以及耳內注射健大黴素兩種方式,醫師會根據病人的聽力來做選擇。根據文獻報告,健大黴素耳內注射來治療梅尼爾氏病能夠控制眩暈的成功率達到90%以上,而能夠保留病人的聽力成功率達到70%以上。

醫師蔡凱喻強調,耳內注射治療是一種安全、有效、作用直接的一種治療方式。注射的時候有的病人會有稍微的疼痛或頭暈,但一般不會持續太久,通常病人治療的接受的都很高。因此臨床上藥物治療效果不好或是無法接受口服藥副作用病人,都建議嘗試耳內注射的治療方式。

文章連結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61/54525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