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報記者杜忠聰/臺南報導】巴克禮博士(1849─1935年)由蘇格蘭來台服事宣教,將一生奉獻予台灣並葬於台南,巴克禮紀念公園即以紀念他為名,5日為巴克禮博士逝世83年紀念日,台南市代理市長李孟諺特於巴克禮博士墓前參加追思禮拜,緬懷他對台灣無私大愛與貢獻。 追思會中,李代理市長帶領巴克禮紀念公園永續經營協會、台南企業文化藝術基金會、聚珍台灣、誠美社會企業結合台南神學院、台灣教會公報社、新樓醫院、長榮大學、長榮女中、長榮中學等單位及市民,在穿著歷屆校服的長榮女中合唱團悠然歌聲中,獻上玫瑰花,追思他大愛無懼無私的精神。 李代理市長表示,他年少時期曾參與教會,也擔任過詩班合唱團成員,對教會一切都感到熟悉與懷念,今日參與巴克禮博士追思會感到榮幸,因為巴克禮博士對台南、台灣意義相當重大。 李代理市長指出,巴克禮博士來自外國,因為對上帝的奉獻、對土地的熱愛,毅然放棄科學研究及舒適生活圈,奉獻他一生中六十年的光陰給台灣,也在台灣推廣教育、引進印刷術,甚至於甲午戰爭之際與日軍斡旋,和平交涉,保護數以萬計市民的安全。他謹代表市民向這位對台南有重大貢獻的外國人追思感念,期望其精神持續感動更多人,來為台灣這塊土地努力打拼。 巴克禮博士於1849年11月21日出生於蘇格蘭格拉斯哥,一生對台灣尤其是台南奉獻良多。他年輕時於科學界表現卓越,其所作的特殊電感應容量測量研究曾被列入Willam Thompson論文及留名於大英百科全書,但他放棄科學工作,1875年6月來台後,陸續創辦台灣第一所大學─台南神學院、發行第一份報紙─台灣教會公報,促成創辦台灣第一所中學─長榮中學及第一所女子中學─長榮女中,並首創科學教育及實驗課程,將物理、天文、地質、攝影、地理納入課程,開拓學生知識與視野。 此外,巴克禮博士致力於啟迪民智,推動白話字讓更多人得以識字,熟悉閩南語的他翻譯並出版至今仍沿用的廈門語新舊約聖經,對台語文化保存別有貢獻。 最令人感佩的是,1895年甲午戰爭後台澎割讓給日本之際,爭取獨立的劉永福軍隊,最後棄台南離去使當地陷入混亂,在城外有日軍包圍即將遭受砲擊之際,巴克禮博士接受台南居民的懇求,涉險於黑夜中走向日軍營區,進行和平交涉,隔日日軍和平入城,台南百姓因此免受戰火蹂躪。1935年10月5日他因腦溢血辭世,死後選擇葬於台南基督教公墓。 台南企業文化藝術基金會指出,每年皆在巴克禮逝世日舉辦追思會,10月20日亦即將舉行第二屆「臺南和平紀念‧重演消逝記憶」 活動,以「和平與勇氣」為主軸,舉辦「那一夜‧星光開講」、「走過從前 樹林影展」、「原動力藝術展-小山豬郊遊巴克禮公園」系列活動,同日晚間也將於巴克禮公園舉行台南和平紀念日遊行,期藉由藝術與熱情,讓台南人找回1895年10月20日那晚消逝的歷史記憶,藉以紀念巴克禮博士大愛無懼、和平與勇氣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