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露營地近7成保險不明 土石流危險無「法」管

卡優新聞網/范詩敏 2017.10.04 06:39

  許多民眾計畫雙十連假期間,與家人朋友一起到野外露營,享受秋涼擁抱大自然。消基會調查國內超夯露營場地,卻發現近7成業者未標示公共意外責任險投保資訊,且現行法規未強制業者要登記,尤其無「法」管控露營地是否陷於土石流等環境上的危險,痛批若不幸發生意外,消費者恐變成遭互踢的人球。

  消基會於「網路溫度計」統計的「2016網路十大熱門露營區」及「2017不能錯過的野餐露營陽光好去處」中,隨機選擇其中15家露營業者,針對露營業者提供的場地是否有投保公共意外責任險,以及延期與退費說明是否合理等項目進行調查。

  事實上,各縣市政府皆強制規定,公共使用營利事業場所建築物所有權人或使用人,都要投保公共意外責任險。但消基會發現,高達67%業者未標示公共意外責任險投保資訊,且上述規定僅限觀光旅館、地板面積在5百平方公尺以上之招待所,必須強制投保。而露營屬非固定式旅館,也就是無強制要求業者投保,因此當消費者發生意外,責任歸屬不明時,往往成為業者與政府機關中間的人肉皮球。

  在取消預訂營位後的延期或退費處理方式調查中,有10間業者各有不同的延期或退費處理方式,且大多數較「個別旅客訂房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嚴苛。其中,「石梯坪露營區」、「小路露營區」、「6號花園」、「皇后鎮森林」、「逗點露營區」皆須7天前取消,才可退還全額定金,超過法規規範的3天前。

  數年前驚傳露營區業者違法開發山坡地、處於土石流影響範圍,或未設置急救箱、滅火器或是過期,意外防範措施幾乎不合格。但主管機關直到目前,都沒有強制規定露營業者一定要申請登記,除非有人檢舉,縣市政府才會限期要求申請。目前無「法」管理露營區所占的土地,是否符合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規則、營區內的建物是否通過建築安全檢查等,完全無視消費者安危。

  消基會呼籲,政府應盡快制定休閒露營區法規,研議訂定「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強制要求業者應投保公共意外責任險;並全面稽查轄內的露營區,確認其土地利用、建築消防安全、水土保持等是否符合規範,並確認業者是否申請商業登記。也提醒消費者,預約訂位時,應先細看官網上是否有標示投保公共意外責任保險及投保額度;並建議出遊前可投保旅遊平安險,以保障自身安全。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