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賴清德以台獨議題來挑戰大陸,當然完全是政治算計,甚至有為自己未來角逐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增加政治籌碼的現實考量。在台灣現行政治框架中,兩岸等重大議題都屬於蔡英文的專屬職權,並非行政院長之權力範疇,而賴清德搶在蔡英文之前拋出台獨論述,當然有違政治倫理之嫌疑。
陳先才/評論
台灣行政當局負責人賴清德26日首度以閣揆身份在立法機構發表施政報告並備質詢時,大談「台獨」主張,毫不顧忌的暴衝姿態,被媒體稱為是台灣第一個聲稱要搞台獨的閣揆。賴清德此舉當然是有備而來,刻意為之。儘管賴的台獨色彩和基本教義派形象並非始於今日,而是早已形塑,世人皆知,然以賴目前所處的政治位階及行政高度而言,賴之台獨相關言論,確實給兩岸關係造成了極為嚴重的負面影響。
蔡英文剛在全代會上就兩岸互動喊出「既不仇視,也不討好」的訴求,剛坐上行政院長職位的賴清德就給兩岸關係拋出強烈的震撼彈,不給蔡英文一點面子,甚至將之前蔡英文所稱的「維持現狀、不挑釁、低調」等等全然打翻在地。在當前兩岸關係本來就已陷入僵局,北京行將召開十九大之前的特殊時期,賴清德則用充滿刺激和挑釁意味的兩岸議題來刺激北京,其意欲到底何為?
賴清德以台獨議題來挑戰大陸,當然完全是政治算計,甚至有為自己未來角逐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增加政治籌碼的現實考量。在台灣現行政治框架中,兩岸等重大議題都屬於蔡英文的專屬職權,並非行政院長之權力範疇,而賴清德搶在蔡英文之前拋出台獨論述,當然有違政治倫理之嫌疑。賴為何如此膽大妄為?根本還在於賴對於其個人未來的政治發展並未死心。儘管當前被蔡英文收編,似乎賴在2020年角逐中已完全處於下風。然賴顯然並未死心。他仍然在積蓄力量,一則是利用行政院長之政治高度繼續將台獨基本教義派陣營收歸自己麾下,為未來政治進取奠基。二則也是為自己未來與蔡英文翻臉後的退路提前預留安排。三則是給蔡英文及其執政團隊施加壓力,意圖表明自己不會甘願做林全式的弱勢內閣。換言之,賴的動作就是要做給獨派看的,目的就是要爭取獨派的全力支持。
對於賴清德而言,以台獨議題挑戰大陸,還有一個考量就是針對綠營政治對手柯文哲。由於柯文哲政治聲望較高,目前其民意支持度已大幅超過賴清德與蔡英文,更為重要的則是,柯在兩岸等主張上與民進黨有一定的距離,尤其是柯不願意接受民進黨的擺布,完全以自主的姿態來處理兩岸及其他事務。這當然讓民進黨內部非常不爽,甚至感受到很大的政治壓力。特別是柯目前與民進黨的關係可謂漸行漸遠。在這種情勢下,賴以台獨議題來開闢戰場,就是希望以此讓柯陷入被動境地,讓綠營與柯切割,從而使柯的支持度下降,為民進黨和賴清德掃除政治競爭對手創造可能性。
當然,賴清德長期作為台獨色彩鮮明的政治人物,其在兩岸關係的不當發言,當然有向大陸嚴重挑釁的強烈意味在內,賴的發言當然是在挑釁大陸的底線。賴這種不顧及兩岸關係和平穩定以及兩岸人民利益之粗暴作法,當然對兩岸關係及台海局勢會造成極為嚴重的影響,特別是有可能會使兩岸民意對抗大為上升。
以賴清德為代表的綠營基本教義派在兩岸關係上的肆意妄為,其結果當然只會使兩岸關係愈為緊張,其後果就是有可能會使兩岸關係加速重返過去的內戰模式。從兩岸關係互動的歷史脈絡來觀察,1949年之後的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兩岸就是典型的內戰模式。但兩岸民間開始接觸交流之後,兩岸交流成為推動兩岸關係發展的重要動力。兩岸關係互動模式由內戰階段轉為和平交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稱之為制度競賽階段。無論是蔣經國的「三民主義統一中國」,還是北京的「一國兩制和平統一中國」等,都是強調透過制度、特別是治理模式的競爭來爭取最終的統一。經過三十年多來的交流交往,台灣的治理模式顯然出現了嚴重的狀況,而大陸的快速發展,顯然已使大陸的治理模式更有效率,更具吸引力。在兩岸互動中 ,隨著大陸實力的超越,台北治理模式的嚴重失靈,都使台灣方面的自信心大為削弱。而民進黨特別是以賴清德為首的基本教義派重返執政後,繼續在島內推動去中國化,不放棄台獨主張等,都有可能使兩岸未來加速重返內戰模式,當然只會加劇兩岸的對抗與衝突。
【圖片為資料照,來源: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