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寶林茶室 地震 清明連假

一鄉鎮一客館舍 恐排擠有限客家經費

客家電視台/ 2017.09.01 00:00

【陳君明 台東】

除了台東市將完工的「客家學堂」之外,事實上,台東全縣目前有5棟客家館舍,包括位在池上鄉的客家產業交流中心、台東縣客家文化園區,位在鹿野鄉的大原花布燈籠生活文化館、彭屋水車米廠及太麻里香蘭村的香蘭客家文化館,即便客委會近年來,不再鼓勵新建館舍,但其它像是關山鎮、東河鄉、成功鎮及長濱鄉等地方政府,仍有意申請補助經費,要修繕閒置空間作為客家館舍,然而目前台東的既有客家館舍,都因為經費、人力限制,經營上已非常吃力,甚至部分館舍無法開門營運,未來若一鄉鎮一客家館舍,勢必更排擠有限的客家經費。

大人小孩一起調色染布,屋簷下還有近10家,鄉內小型店家聯合擺攤,讓民眾消費體驗,開幕2年的池上客家產業交流中心,每年爭取到客委會補助180多萬元,才得以委託廠商舉辦活動,吸引人潮,否則平日幾乎是少有人流。

池上鄉長 張堯城:「客家物流中心,每年都有跟客委會爭取經費,辦一整年系列客家的活動。」

離客家產業交流中心,車程不到10分鐘,10年前耗資上億元,在池上鄉農會旁興建的台東客家文化園區,目前是全台東最大的客家場館,但只見屈指可數的車輛,偶有遊客參觀,多年來台東客家文化園區,常被譏為「蚊子館」,為了活化園區,客委會今年再度補助220萬元營運活化經費,然而走進新設的特展區,內容不但與舊展示重複,少有互動性,甚至出現錯誤資訊,就連經營販賣部的池上鄉農會,也逐步撤出經營,遊客服務中心平日更是大門深鎖。

台東縣客家文化園區導覽志工 劉美玉:「荒荒的,不怎麼多,因為星期一到星期五人比較少,(辦活動才會人多),對對對,會來租這邊的場地。」

事實上全台東接受客委會補助,修建的客家館舍就已經有6座,由北到南,分別花了數百萬元至上億元不等,但營運績效卻十分有限,其中太麻里鄉香蘭客家文化館,自2015年維修至今都未曾啟用,而鹿野鄉的水車米廠,則因產權爭議閉門未開,而花布燈籠生活文化館,也僅接受預約,平日根本無人看管。

太麻里香蘭社區發展協會 雷明聖:「社區沒有多餘的經費,可以去養固定的一個人,在這館區進駐。」

鹿野鄉瑞源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 曾瑞惠都忙著耕作,會有人力的因素,要經營起來也很困難。」

沒人沒錢,可以說是各客家館舍,面臨的相同問題,能依賴的全都是,對客家文化仍有使命感的志工。

池上鄉長 張堯城:「服務人員,我們有培訓20幾位的,客家籍的義工。」

台東縣客家文化園區導覽志工 劉美玉:「文化館裡面因為人員很少,我們有幾個志工,大家就輪流來。」

但志工只能被動的等待遊客到來,因此每個客家館舍,都想方設法爭取縣府或客委會補助,才有經費辦理活動,如今台東市又多了「客家學堂」,而關山鎮公所今年也向客委會爭取,要將閒置的蠶業工作站,修建為客家傳藝中心,甚至東河鄉、成功鎮、長濱鄉等3鄉鎮,也傳出有意爭取修建客家館舍,眾人都憂心,會產生預算排擠效應,各館舍的經營會更雪上加霜。

關山鎮長 戴文達:「不會擔心,以後做了,客家鄉親一定會很支持去使用,我們中央單位客委會或是縣政府,可以針對人事或整理的這些資源,可以給我們,我們會做得更好。」

池上鄉長 張堯城:「會想辦法自己再自籌一些,但是可能沒有辦法像現在,這麼蓬勃發展。」

客委會榮譽顧問 蔡瑞秋:「(經費)分散掉了,(館舍)太多了,變成沒有意義。」

台東縣客屬會副理事長 范遠郁:「集中來補助哪個點,不要每年度都分散,分散就沒有錢,如果是客家文化發展區的鄉鎮,我的想法是一定要優先來補助。」

而主管台東縣客家事務的民政處則無奈地表示,客家事務課僅有3人編制,根本無力,也沒相關專業可協助經營,全縣大大小小的客家館舍,儘管尊重地方社團或鄉鎮市公所,提出客家館舍的計畫,但更希望能與民眾妥善溝通,讓民眾參與計畫。

台東縣民政處長 顏志光:「是不是回過頭來再強化溝通,不斷跟在地居民溝通,認同這個館舍,而且把這館舍當作自己家一樣,也許可以找出一條路。」

依據客委會的最新統計,台東縣的客家人口僅占18%,約4萬多人,各鄉鎮或客家社團,近年來卻卯足全力爭取客家館舍,即便客委會政策不鼓勵新建僅支持修建,但龐大的營運人力及經費,可能排擠不多的客家預算,對自籌財源不足的台東縣來說,勢必會成為一大負擔。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