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轉移大腸癌精準醫療 早期發現提高疾病控制率

華人健康網/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 2017.08.22 10:30

大腸癌已連續9年蟬聯國人癌症發生率的首位,尤其有症狀才就醫者多屬晚期,讓治療變得相當棘手。不過,即使是轉移性大腸癌,仍有希望治癒!醫師表示,若患者接受基因檢測符合標靶用藥條件,就有機會控制疾病,甚至還能開刀切除縮小腫瘤、治癒癌症。

一名在高雄碼頭擔任搬運工的55歲男子,因血便誤以為是痔瘡舊疾發作,一開始不以為意,直到大便變細、出血量變多,就醫竟在肛門口摸到3公分以上腫塊,檢查確診是大腸癌。由於男子急欲返回工作崗位,選擇腹腔鏡手術直接切除大腸腫瘤,追蹤發現右側肝臟也有兩顆6公分腫瘤,進一步確認為大腸癌肝轉移。

收治這名個案的高雄市立大同醫院胃腸及一般外科主治醫師范文傑表示,由於男子肝腫瘤較大、不易切除,他後來做RAS基因檢測呈現無突變結果,符合健保第一線給付標靶藥物條件,接受6次標靶藥治療後,肝腫瘤縮小至3公分,順利切除右肝兩顆腫瘤,術後追蹤一年均未有任何復發跡象,大腸癌肝轉移已完全治癒。

「轉移性大腸癌患者如果可以手術,有機會可完全治癒轉移病灶。」范文傑說,臨床觀察發現,患者如果等到出現症狀才就醫,有65%的人屬於三期以後的晚期大腸癌,其中20%是第四期的轉移性大腸癌,癌細胞很容易跑到肝臟及肺臟。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胃腸及一般外科主治醫師范文傑表示,一旦RAS基因檢測結果是無突變,使用標靶藥物後可縮小腫瘤再手術切除,治癒病灶。(圖片提供/范文傑醫師)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胃腸及一般外科主治醫師范文傑表示,一旦RAS基因檢測結果是無突變,使用標靶藥物後可縮小腫瘤再手術切除,治癒病灶。(圖片提供/范文傑醫師)

值得一提為,儘管是轉移性大腸癌也毋需失意喪志!范文傑說,若腫瘤出現於乙狀結腸或直腸、位置較靠近肛門口的遠端大腸,一旦RAS基因檢測結果是無突變,在使用標靶藥物後可縮小腫瘤或穩定控制病情,待腫瘤縮小後就有機會切除、治癒病灶,雖然有皮膚乾燥、皮疹等副作用,但可以透過藥物治療和保濕乳液等,讓患者保有生活品質。

雖然晚期轉移性大腸癌仍有很多治療方式可選擇,但范文傑強調,大腸癌還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效果最好,且開刀治癒癌症機率更高。他提醒,55歲以上民眾每兩年可做一次免費糞便潛血檢查,若有異狀需進一步做大腸鏡。

此外,一旦察覺排便習慣改變,或感覺頭暈易喘,經常腹脹腹痛,同一地方摸到有不會移動的腫塊,最好趕緊就醫檢查。平時也要儘量少吃燒烤油炸及香腸、火腿等加工肉品,適時運動、避免肥胖及減少飲酒,才能降低大腸癌的風險。

文章連結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310/53126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