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購物什麼都買、什麼都賣,不奇怪!有越來越多賣家以成立粉絲專頁的方式和熟客互動,但也讓不肖分子有機可乘,販賣假貨、廣告不實等問題層出不窮。這類賣家在臉書上大量投放行銷廣告,但IP位置通常在國外,消費者發現是假貨也求助無門。
台北市議員陳建銘就曾在臉書買到假貨,也接獲陳情類似的詐騙案件,有民眾透過臉書粉絲專頁購買便宜市價近千元的行動硬碟,貨到付款後卻發現行動硬碟不能用,無法儲存、讀取資料,將行動硬碟內裝拆開後,赫然發現裡頭竟是一塊鐵片,根本沒有任何零件,僅外觀與行動硬碟一模一樣,才驚覺受騙。
陳建銘表示,網路詐騙手法推陳出新,就連「貨到付款」還是會被騙,網購族往往以為「貨到付款」最安全,下訂後無須立即付款,待商品抵達後再付現,避免商品遲未送達的風險。但現在「貨到付款」反成網路詐欺集團溫床,臉書竟長期縱容詐騙在社群平台橫行。
滑手機看臉書時,常有廣告圖文跳出,低價販售名牌包、3C產品,聲稱貨到付款,但不少消費者「開箱」後,才發覺買到假貨,甚至有人在臉書購買台灣的手機,到貨才知是中國淘寶販賣的假iPhone,事後回頭找尋賣家,賣家卻已讀不回,網頁上也沒有賣家相關個人資訊或廠商地址,受害消費者難討公道。
台北市主任消保官何修蘭指出,臉書購物消費爭議多,其中有一半找不到業者,再加上台灣臉書公司和台灣的合作僅限於刑事案件,消費爭議則不會提供IP位址等資訊,建議當場拆封檢查,若無法當場拆封驗貨,買到問題商品的可能性很高。
另外,日前台北市某公司於購物網銷售產品,並於網站廣告標示「有機」,經台北市產業局審認該公司產品未經驗證,宣傳文字卻足使他人誤認係有機農產加工品,以違反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法裁處6萬元罰鍰。該公司不服提起訴願,遭訴願審議委員駁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