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建立食安信心的重要關鍵 專家:強化風險溝通!

華人健康網/文/台灣國際生命科學會交流溝通組召集人、台灣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凌明沛副教授 2017.06.30 11:24

從食品安全風險的角度,現今食物可說比以往更加安全、更便利取得,但不少民眾仍認為食品問題變多了,食品安全風險變高了,原因是大多數民眾對風險的認知往往來自於突發的食品事件,缺乏完善的風險溝通所導致。

本期ILSI Taiwan專欄由本會交流溝通組凌明沛召集人撰文,從何謂「風險」談起,如何透過完善的風險分析系統解決食品問題,並介紹歐洲食品資訊協會(The European Food Information Council)提供的食品風險溝通策略。唯有政府、學術界、及產業界三方主動溝通,提供更多相關資訊,協助民眾瞭解食品安全風險,才能讓民眾重拾對食品安全的信任,達到「食」在安心的境界。

什麼是風險?

在瞭解如何進行風險溝通之前,我們必須先瞭解什麼是「風險」?風險是指採取某種行動或不行動時,可能獲得或失去的價值,此價值可能是健康、情緒、社會地位、或財產。風險可被量化為具有不確定性(Uncertainty)的影響。

舉例來說,我們知道每天都可能會下雨,但卻無法確切得知未來降雨的可能性。若沒有攜帶雨具出門卻碰到下雨,就有被雨淋濕的風險。對我們而言,未來是否下雨為具有不確定性的情形,此時多數人會觀看氣象預報,因為它會評估並量化未來下雨的可能性,得到降雨機率的推測,大眾可參考這些推測做出較接近正確的決策,例如:決定是否該攜帶雨具出門等。

風險一詞聽起來很抽象,是因為它具有不確定性。我們無時無刻都處在有風險的世界裡,所以如何確認「可接受」風險,又更為重要!若我們能量化風險,對不確定性進行越準確的評估,進一步辨別可接受風險,所做出的決策就越接近正確。因此,風險與不確定性是一體的兩面,人們時常對不確定性感到害怕,但只要能分析此不確定性,並加以量化,提供大眾清楚的資訊,就能確認是否已處於可接受風險,或進一步評估是否需降低風險,做出正確的決策。

以完整風險分析系統解決食品問題

從上述降雨機率的例子可以得知,為了有效降低風險,需要運用完整的風險分析(Risk Analysis)系統,而一個完整的食品風險分析系統是由食品的「風險評估」(Risk Assessment)、「風險管理」(Risk Management)、及「風險溝通」(Risk Communication)所構成(下圖)。其中風險溝通扮演極重要的角色,能使各利益相關者更瞭解風險分析的各個階段。

「風險評估」為根據所有科學資訊進行評估,所能得到最大可能風險的結果,取決於3大要素:環境介質(例如:食物)中存在多少化學物質、化學物質固有的毒性、及人體與受污染環境介質的暴露量。「風險管理」則須以風險評估後的結果為基礎,並考量相關法規政策、相關經濟、及社會因素,以發展、建議、及執行已鑑別的風險。「風險溝通」則須不斷交流風險評估結果與風險管理措施相關的資訊與意見。

不完整的風險分析往往是風險溝通做得不夠,可能會導致錯誤的風險認知(Risk Perception)與風險態度(Risk Attitude)。「風險認知」是人們對風險的特性與嚴重性進行主觀判斷,會因人而異。「風險態度」是對顯著不確定性的認知,該如何選擇的反應。

從食品安全風險的角度來看,現今食物可說是比以往都更加安全、便利取得,但不少民眾卻對食品的信心越來越匱乏,對政府與食品產業存在不信任感。有鑑於此,產業界、官方、及學術界三方應更主動溝通、提供更多相關資訊,協助民眾瞭解食品,重建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信任。

風險分析圖。(圖片/台灣國際生命科學會提供)

風險分析圖。(圖片/台灣國際生命科學會提供)

食品安全風險溝通策略

食品為高度涉及個人與情感的話題,通常與文化、信仰、及個人習慣等密切相關。而食品風險溝通的對象更橫跨廣泛族群,包括:一般民眾、媒體、特定消費族群、食品產業、及其他利益團體等。這些族群會依據其現有知識,放大或縮小特定風險,其中心理、社會、及文化等因素都可能影響其接受風險資訊的方式。例如:許多人傾向接受來自他們信任來源的風險資訊,而不信任不符自身觀點的資訊,即為所謂的「風險認知缺口(Risk Perception Gap)」。

有鑑於此,歐洲食品資訊協會(The European Food Information Council, EUFIC)於2017年出版「如何溝通食品風險?」(How to Communicate Food Risk?)手冊,呼籲進行食品風險溝通時,溝通者應該保有適當的敏感度與同理心。以下分享該協會提供的食品風險溝通策略:

1.評估風險狀況─納入風險認知對溝通的影響

進行溝通前必須先蒐集關於風險的科學證據,瞭解它們如何影響人們對風險的感知。首先,應先蒐集與確認風險評估的證據,區分清楚危害(Hazard)與風險(Risk)的差別(下圖)。需要認清的是,只有危害不足以造成風險,仍須衡量暴露量的高低。

值得注意的是,人們普遍傾向低估自然產生的風險(例如:細菌性食品中毒、食物中的天然毒素等),而高估人為來源的風險(例如:食品添加物、農藥、動物用藥、及抗生素等),即便這些人為來源須先經過全面的安全評估才能使用。而受到大眾高度關注的風險,即使屬於低風險,也會不自覺地增強對該風險的危害認知(例如:蔬果中農藥殘留);反之,受到普通關注的風險(例如:微生物污染的食源性疾病),即使是高風險,也會被認知為低風險。

此外,行為是否具有自願性也會影響到人們對風險的感知,人們普遍認為他們自願承擔行為的風險(例如:自行開車)會比他們無法控制的非自願風險還要低(例如:作為乘客)。人們的風險認知也會受其過去類似的記憶所影響,因此若要溝通新的風險,應謹慎避免引用已知的誤解或不正確的負面看法。

危害與風險的差別。(圖片/台灣國際生命科學會提供)

危害與風險的差別。(圖片/台灣國際生命科學會提供)

2.瞭解接受資訊對象

由於風險溝通的對象具個體差異,例如:不同的飲食習慣、社會經濟地位等,進行風險溝通前需先瞭解接受資訊的對象,這會影響風險溝通需達到的目標與風險認知程度的差異。例如:若食品安全事件的影響對象為嬰幼兒等較無抵抗能力、易受傷害的族群,媒體與大眾的關切程度可能會較高。

3.準備欲溝通的關鍵資訊

當溝通者瞭解風險狀況與確認接收資訊對象後,就可以針對此風險準備欲溝通的關鍵資訊,包括:應解決的問題、風險物質是什麼、如何避免或減少此風險、如何防止事件再發生、及民眾可以從何處獲得更多資訊等。

4.聽取意見、評估、及優化

風險溝通是雙向的過程,當資訊已經公開傳播,隨時監控此資訊的公眾回應,可以為風險溝通提供有效且寶貴的反饋。

5.與關切相同主題的利益關係者合作

食品風險的主要傳播者,包括:政府部門、科學家、大眾媒體、食品產業、及其他利益團體等,藉由與這些多重管道進行日常且持續的合作,將有助於風險溝通的效果與影響力。

【專家點評】食安風險溝通仍不足

主動溝通、完整溝通、透明溝通為三要

近年來民眾認為食安問題變多了,食品安全風險變高了,原因是大多數民眾對風險的認知來自於突發事件,而這些突發事件又常與「食品詐欺」脫不了關係。被欺騙的感覺並不好受,民眾對食品的信任常就是從這些突發的食品事件逐漸消磨殆盡。事實上若將這些食品摻假、詐欺事件所導致的健康風險與重大環境污染事件所導致的風險相比,其實風險相對較低,但民眾普遍無法接受。

再者,食品安全最大的問題就是缺乏完善的風險溝通,實際風險分析得到的科學證據及結果,與民眾對風險認知的落差無法被弭平。若政府、學術界、產業界未能在適當時機給予合理的解釋與說明,更會加劇民眾風險認知的偏差。此外,也應該提高民眾風險溝通的參與度,在合理的限度下促進溝通透明化,避免只交待片面資訊,讓民眾以為其中隱藏著更多不能說的秘密,造成惡性循環,這些都是產官學界與民眾需要共同正視與解決的問題。(全文完)

【ILSI Taiwan 專欄作家/ 凌明沛博士】

台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所博士,現任台灣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副教授、ILSI Taiwan交流溝通組召集人。曾任中國醫藥大學健康風險管理學系副教授。研究專長為食品安全風險評估、機率風險分析與模擬、重金屬毒性及代謝等。

文章連結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248/52566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