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陳德福.整理/高芷瑩
肝病被稱為台灣人的「國病」,罹患人數可見一斑,肝癌高居男性癌症死因首位,而女性也不遑多讓,高居女性癌症死因第二位。一般所稱的「肝病」泛指肝細胞因某些原因受傷或遭到破壞,導致肝臟整體機能呈現失控的狀態。幹細胞具有自我更新及分化潛能,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分化為多種特定功能的組織細胞,透過幹細胞來替代、修復患者損失的細胞,恢復細胞組織功能,達到治療肝病的目標。
為何肝苦無人知?
忙碌的生活型態與社會結構,民眾每天緊張、忙碌地工作、應酬、熬夜、身處在高度壓力下,年輕人熬夜、夜唱、流連網咖、明明很累了卻捨不得睡,長久下來,容易讓肝功能異常,一般來說,肝功能異常時,並沒有什麼特別明顯的表徵,因為肝臟本身沒有痛覺神經,只有表皮略有點神經支配痛覺而已。所以當肝臟內部發生病變時,若尚未觸及表面,其實並不會感覺疼痛。也因為如此,讓一般人疏於對肝臟的保養,一旦肝病發作了,病情已經相當棘手。
肝功能出現異常時,容易出現以下徵兆
〈1〉容易疲勞、全身無力:急性肝癌初期,整個人會感覺疲憊不堪、全身無力,或是稍微勞動就會感到疲累。倘若整晚睡眠品質很好,起床後疲勞感仍然存在時,極可能有慢性肝炎或是肝硬化的趨勢。
〈2〉黃疸:黃疸是膽汁中的膽紅素(bilirubin)在血中增加時所出現的症狀。就臨床經驗來說,並非罹患了肝病就一定會出現黃疸,但只要是出現黃疸,幾乎可以斷定罹患了肝病。罹患肝炎而出現黃疸症狀時,如果是輕度的肝炎,在一至二週就會消失,若黃疸持續二個月以上,就是肝病已經惡化的徵兆,應即時就醫。
〈3〉食慾不振、噁心想吐:急性肝炎初期,食慾不振及噁心想吐的症狀會極為嚴重;看到或聞到某些食物就有想吐的感覺,此種症狀持續幾天至一週之後就會出現黃疸,這就是最典型的肝炎症狀。
〈4〉腹脹:由於肝功能下降,肝臟所分泌的消化液減少,小腸消化脂肪的功能也隨之降低,在無法充分消化吸收的情形下,腸道內會產生惡氣,所以會有腹脹的情形,所排出的屁也帶有濃厚的惡臭味。
〈5〉腹水:腹水、黃疸和肝腫大等三項,是肝病三大主要徵兆。肝病極為惡化時,將會產生腹水的現象。肝硬化及急性肝炎,也會產生腹水現象,雖然腹部腫脹,但是患者的胸部卻很瘦小,而且皮膚極為乾燥並缺乏彈性。
〈6〉搔癢:身體各部位都會發癢,搔癢感有時會隨著黃疸同時發生,有時只覺搔癢而沒有出現黃疸。最普遍的情形是黃疸嚴重時,覺得特別搔癢,這是因為肝臟製造的膽汁逆流至血液中,當血中含有大量膽汁酸,刺激到皮膚的神經,引起搔癢感。
〈7〉右上腹部有沈重感並有隱約的痛楚:大多肝病並不會有疼痛感,即使會感覺到疼痛,也大多是從右背到右上腹一帶感覺沈重的壓迫感;不過,急性肝炎引起肝臟腫大或罹患了肝癌,肝臟特別腫大時,偶而也會感到明顯的疼痛感。
〈8〉腹部浮出靜脈:肝硬化時,將導致肝臟內血管阻塞,靜脈血管無法通過肝臟,因而要尋求別的途徑流回到肺臟,這些靜脈血管全部轉由靜脈流回肺臟,一時靜脈受到強大壓力,所以容易引起靜脈瘤。若看到肚臍周圍,有數條明顯的靜脈血管,這是危險信號,要特別注意。
〈9〉尿色呈啤酒顏色且有泡沫:一般人排出的尿液為黃色或淡黃褐色。當肝臟有問題時,尿液中因含有尿膽素或膽紅素等膽汁性物質,尿液呈紅褐色或暗紅褐色,同時會伴隨泡沫。
〈10〉體重急速減少是肝癌的前期症狀:罹患慢性肝炎的特徵,就是體重一直減輕。尤其五十歲以上的人,如果沒有罹患其他特殊疾病,若在一、二個月之間,體重每星期就減少一公斤左右,請務必即時尋求醫生的診治。
幹細胞為什麼可以治療疾病?
疾病的發生是因為細胞或組織變性、死亡,器官的功能減弱或喪失,因而出現疾病。幹細胞(Stem cell)是原始且未分化的細胞,具有自我更新及分化潛能,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分化為多種特定功能的組織細胞。幹細胞存在於所有組織、器官內,它能經由有絲分裂與分化來變成多種不同功能的細胞與組織,而且可以利用自我更新來提供更多幹細胞。所以,透過幹細胞來替代、修復患者損失的細胞,恢復細胞組織功能,達到治療疾病的目標。
幹細胞療法,讓黑白人生重獲新生
在現代傳統醫療之外,選用幹細胞治療肝病是目前最佳的治療方針,由於幹細胞有著很強的「因地分化」特性;換句話說,就是在什麼樣的環境條件引導下,幹細胞就會分化為什麼樣的細胞,所以當幹細胞被移植到患者的肝臟組織後,他就像肝臟的種子,在一定微環境調控下成長發育為肝幹細胞、肝細胞及膽管細胞,再通過分化增殖長出新的肝臟組織,來修復舊的肝組織,然後增殖長出新的肝臟組織,扛起肝臟損傷所不能勝任的工作,促使機能異常的肝臟重獲生機。該技術實施過程機理肯定,加上幹細胞取自患者自體,不用擔心發生排斥反應,具有成功率高而風險小的優勢。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337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