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記者陳思瑜/整理報導
不只人住違建房,會被斷水斷電,連神明也不例外。有桃園市議員31號在市議會上提案表示,發現該縣高達9成土地公廟是違建,面臨無法接水電的窘境,希望市府與市長鄭文燦集思廣益,研究法規是否讓土地公廟就地合法,繼續庇護地方平安。
桃園市議員黃景熙在議會提案指出,土地公「住」違建狀況多,希望市府與市長鄭文燦集思廣益,研究法規是否讓土地公廟就地合法。(示意圖/翻攝自臉書桃園明德宮-福德正神-土地公)
桃園市議員黃景熙指出,違規的原因,主因是地目不符,不是蓋在宗教用地上就無法申請使用執照。他舉例,像桃園區中正五路「永安宮」,就因為地目不符,未能接水接電。
他接獲陳情協助,發現「桃園市未領使用執照既有建築物申請接水接電許可辦法」可解套,但該辦法僅限民國92年6月以前建物可申請接水接電,該期限以後的建物幾乎無解,因此在議會上提案,希望保護人民的土地公,也被政府保護。
事實上,目前規範寺廟相關法規並不多,現行僅有監督寺廟條例與寺廟登記規則等,但興建廟宇的規定頗繁瑣,不僅要請「勘輿師」分析地理位置,等民政單位核可後,還要研訂環保、水保計劃,再向建管單位申請建築執照。
等建築完成,最後再完成寺廟登記,手續過程繁複,以致於許多想建廟信徒,不是望之卻步,就是「先蓋了再說」,產生民間許多未立案登記的神壇、私廟設立,而與當地民眾發生衝突。
台中市民政局宗教禮俗科股長朱耿德,就對蘋果日報記者坦言,住宅區裡的宮廟,周圍居民擔心噪音、空污等影響,他們接獲檢舉後,多會先與廟方溝通,若無效才會進一步查核,然而真要走到拆除這一步也不容易,因為傳統觀念「神明最大」,因此讓違建廟的數量難以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