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逢甲大學致力成為創新時代中具社會責任的實用教育典範,特別引入美國史丹佛大學普拉特纳設計學院(簡稱D.school)的設計思考思維,於2016年成立逢甲大學跨領域設計學院(FCU D.School),特別聘請佘日新教授擔任院長,積極邀請產業共同參與,讓學生解決真實存在的問題,將專業應用於實務,培養就業即戰力。
「星享道產業設計專題」為FCU D.School第一門與產業合作的課程,以打造「顧客為主的服務模式/產品創新設計」為主題,由來自工、商、資電、金融、理學院等21位不同背景的學生組成4個團隊;授課師資同樣跨領域,分別為都資系雷祖強、資訊系張貴忠以及企管系張秀樺。
課程歷經7個月時間,從使用者研究出發,經過多次發想、檢核及調整,星享道也提供許多資源,例如告訴同學於第一線服務客人時遇到的實際問題,並邀請學生進入酒店觀察並體驗實際場域;在不同階段的檢核,更提供各組作品回饋意見。最後學生產出App、智能服務、空間裝置藝術、微電影行銷等4組不同的成品。
其中,有兩組團隊聚焦行動載具。一組發想出結合星享道與逢甲商圈的App,內容包括周邊店家介紹、公共設施、優惠資訊、路線導航等;該App除可幫助飯店挖掘潛在客戶、也能為飯店達到宣傳效果。
另一組則發想智能機器人服務,以LINE做為互動平台,結合語意分析系統及遊戲程式撰寫,提供智能回覆,以問答形式分享使用者旅遊資訊,語句設計會融入故事情節,增添操作趣味。
還有組別考量現代人時常觀看短片的習慣提出影片企劃,透過拍攝微電影,不僅吸引大眾目光,也能透過劇情介紹飯店設施,引導旅客對於旅程產生美好想像。
另外,有組別以飯店的咖啡廳為主題,構思一系列的裝置藝術,不只能創造話題,還可透過社群網站發酵、進而提高知名度。
星享道酒店董事長劉敏瑛表示,很高興可以與逢甲大學一起合作產業專題課程,學生的成果令人驚豔。以前學生都是到產業之後才開始學起,現在透過課程、學生在學期間就可以與產業接軌,產業也可以看到學生的創意,希望逢甲大學持續辦理相關課程,產業將是最大受益者。
逢甲校長李秉乾指出,FCU D.School以3R為特色,就是Real Company、Real Project、Real Design(實際公司、實際計畫、實際設計),並透過構思(Conceive)、設計(Design)、實施(Implement)、操作(Operate)的創新教學模式,促進學生跨領域學習。此外,課程分為「基礎設計」及「跨領域產業設計專題」兩種類別,前者為短期入門課程,每個主題為1學分,開放全校選修;後者為長期課程,學分數為3至5學分不等,開放二年級以上學生選修。
而從106學年度開始,逢甲也將與芳德鑄鋁、台灣國際開發事業等,共同開設不同主題的產業設計專題,期待透過這樣的創新學習模式,讓跨領域設計學院能與產業夥伴共同合作,發展跨領域教學模式,共同培育未來社會所需的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