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取午時水.喝雄黃酒 端午習俗窺見先人智慧

客家電視台/ 2017.05.30 00:00

【陳沿佐 彭璿 台北】

端午節除了划龍舟、吃粽子,大家最熟悉的習俗,應該就是掛香包,或是買來菖蒲艾草掛在門上趨吉避凶。其實到了端午節之後,天氣逐漸炎熱,病蟲害也越來越多,古人就利用取午時水淨身,或是喝具殺菌效果的雄黃酒,來避免遭到疾病侵擾,在客家俗諺裡,也能看到相關的生活智慧。

每逢端午節,不少人都會在家門口掛上菖蒲艾草趨吉避凶,但不曉得你有沒有注意到,大家門口掛的植物,多多少少還是有點不一樣。台大中文系退休教授梁榮茂回憶,過去在新竹老家多是掛香茅,但現在搬到台北,看到的則是以菖蒲為主,但其實客家人還有掛葛藤的習俗,同樣都是取驅除邪氣之意。

台大退休教授 梁榮茂:「他們是說艾虎蒲劍,以前這樣講,說那個艾草會像老虎,會趕跑那些蟲子能避邪,還有那個菖蒲像劍一樣,可以斬邪氣,天底下全部的邪氣,都會被它驅除。」

另外像是掛香包或是喝雄黃酒,也是端午節的傳統,其實農曆五月之後,天氣逐漸炎熱,這些習俗能讓古人避免遭受病蟲害的侵擾,在客家俗諺裡頭就有一句「五月毋食蒜 鬼在脣頭鑽」,意思就是五月蚊蟲多,疾病容易孳生蔓延,多吃有殺菌效果的蒜頭,就能防範疾病。

台大退休教授 梁榮茂:「它是有很強烈的,跟辣椒、薑都一樣,可以驅蟲殺菌,這是這樣的道理,它從內部去,我們說外面的環境不好,它從肚子裡面環保,它也會好一點。」

而在民間相傳,能夠去除穢氣的午時水,其實真正的用意,也是讓民眾注意清潔、環境衛生改善,身體自然就會強健,在這些看似平常的節慶文化中,其實更蘊含老祖先豐富的生活智慧。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