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台灣瘋補教/跳脫制式教育 歌詞分析班教更重要的事

蕃視野/張晏瑜/採訪報導 2017.05.16 14:19

 

五點放學鐘聲響起,仍有一群學生留在校園,等待著下一堂課。當老師走上講台,卻沒有人拿出課本、講義或筆記本,反倒是將目光投向螢幕,聽著一首又一首流行歌曲,這是福安國中另類的補救教學──歌詞分析專班,國文老師林冠宇將青少年日常接觸的「歌詞」作為教材,激起學生們對國文的學習欲望,同時也教導更重要的生活態度。

 

「我想我很適合,當一個歌頌者。」蘇打綠〈小情歌〉如此唱道,台上老師提問「歌者為何認為自己適合」,學生們紛紛舉手表示:「他唱歌很好聽!」、「因為喜歡唱歌。」、「青峰本來就是個歌手啊!」縱使得到的答案總是與心中所想有落差,甚至天馬行空,林冠宇仍鼓勵學生們想到什麼,就說什麼。

 

社子島發展受限,導致人口紛紛外流,家境優渥的學生大都越區就讀其他學校,導致福安國中僅剩一百多位學生,來自弱勢家庭的比例升至八成,其中不少學生時常打架滋事,讓外界譏稱福安國中為「流氓學校」。

 

校長施俞旭接任後,自發性地四處奔波演講、募款,讓弱勢生放學後有免費晚餐與課後輔導,一方面提升讀書風氣,一方面減少學生在校外逗留,而在施俞旭積極辦學、爭取資源下,學生數量增加至兩百一十八位。

 

「當初真是歷經百般挫折啊!」負責國文補救教學的林冠宇如此苦笑,在去年接下七年級後段班,林冠宇發現他們對於制式化課程、考試愛理不理,很少學生願意真正用心作答,測驗出的「分數」根本毫無意義。

 

 

跳脫傳統以歌詞作為主要教材,學生們反倒更有興趣學習國文。

 

 

同時在進修宋詞選的他,受到教授的教學風格啟發,認為從作者生平延伸到作品,每一闋詞的字字句句皆有所本,並非平白無故地隨意寫寫,林冠宇說:「既然這樣的古典文學是那時候的流行歌曲,那麼現代流行歌曲一定也可以分析。」仔細挑敲下,林冠宇認為流行歌曲就像文學一樣,其實都有巧妙設計,便用以作為教材。

 

一開始,林冠宇改變傳統的上課型態,讓學生收起課本、講義,僅需跟著聆聽Youtube上隨機挑選的中文歌、回答提問,起初學生在課堂表現還算熱絡,後來逐漸沒了聲音,剩他在台上口沫橫飛、賣力演出獨角戲。

 

「只要還有一個學生抬著頭看我,他還想學、還有求知慾,那麼我就會繼續熱情下去。」然而他的執著,卻在唯一還注視著他的學生飄掉眼神、低頭玩耍的那一剎那,全然瓦解。林冠宇自責地將粉筆丟入溝槽,當下宣布自習,隔週旋即恢復常態考試,反讓學生們開始體會到歌詞分析專班跟其他班級的不一樣。

 

 

林冠宇也讓學生們在黑板寫下喜歡的歌曲,作為往後課堂分析的參考。

 

 

面對教學挫敗,林冠宇轉個方向,深入了解學生背景後,才知道班上學生的家庭結構多為經濟弱勢家庭、隔代教養或是新移民家庭,在教育、經濟能力有限,也讓他們從小僅在田間玩耍,即便有所謂的科技產品,仍然鮮少接觸外界、與人群交流,情感表達與理解能力稍微低弱。

 

於是他再次轉換教學形式,利用透明資料夾、紙板做成簡易小白板,透過閱讀測驗與分組競賽培養學生對溝通上的反應力與敏銳感,學生的熱烈搶答超出他的意料,甚至主動提問,也讓林冠宇重新找到方向。

 

到了今年下學期,林冠宇仍然擔任國文補救教學老師,他心想:「即便無法讓這群學生到達頂尖成績,也要透過課程讓他們學習到基本認知與生活態度。」林冠宇開始挑選有特別含意的歌曲,像是李宗盛的〈希望〉,分析過程中帶出父母對孩子的期望與愛,學生們也自發性分享、檢討自己常對父母發脾氣的原因;而在薛之謙〈剛剛好〉的歌詞所提「用力愛過的人不該計較」,林冠宇則與學生討論他們尚未成熟的愛情觀,強調在愛情裡面「用力」和「用心」的不同。

 

 

 

 

林冠宇也將學生們在課本上所學與歌詞融會貫通,像是孫盛希〈微笑帶過〉的歌詞中「沒了你,微慍帶過」,正巧七年級生學過《論語‧學而篇》,便藉此溫習「慍」字代表生氣;又或者林俊傑的〈修煉愛情〉歌詞「情人一起看過多少次月亮」,除了與學生探討句中月亮的用意,還喚起他們在楊喚〈夏夜〉所學「一枚又大又圓的銀幣」的銀幣為借喻月亮,再進而探討譬喻的修辭用法。

 

藉此將新知與舊經驗結合,林冠宇表示:「這樣子學習低成就的孩子,我們仍然需要給他們課堂的挑戰,給予他們能夠『掌握』的挑戰,也要讓他們學會腦袋運轉,而非當一個考試機器。」

 

「其實我會有我的期望答案,但我尊重他們的回答。」林冠宇舉例,薛之謙〈紳士〉所唱:「妳能給我只左手,牽妳到馬路那頭嗎?」原本他預期該是「貼心的紳士會讓女孩走在道路右邊的內側,因而會牽到女孩的左手」,但學生回應「左手離心臟比較近」,這是令他沒有想到的答案,而這確實也是個極好的答案。

 

 

林冠宇時常在學習單上與學生互動,鼓勵學生。

 

 

又或者庾澄慶〈缺口〉所唱「在唇邊偷偷地種一朵盛開一百萬次的美夢」,他提問:「這個美夢是用什麼種出的?」就字面而言,答案很明顯是「唇」,但有一位學生寫著「用愛種的」,林冠宇驚嘆:「這已是超越文本的極佳解釋啊!」他強調,開放性答案才能讓學生們更多方思考,不侷限於體制,而學生們能從課堂上帶走什麼,運用在生活價值與意義,比起只為了應付考試重要。

 

「我們總要面對許多事情,事情來了,如果我們的孩子具備這樣的訊息擷取及抽絲剝繭的能力,那麼,他們就能夠解決自己的問題,處理自己的情緒了。」不拘泥於成績,林冠宇的教學堅持,逐漸受到校長與家長、學生肯定,甚至有在校外補習的學生單單選擇上他的補救教學課。

 

對於學生成績的看法,林冠宇再說:「教育部其實也很努力地推動及訂定條款,學校不許公布學生的考試成績,頂多在自己的聯絡簿上頭貼上個人成績,讓這些孩子彼此之間是無從比較的。大家都在努力,而未來我們變成家長時,更也要懂得這個觀念,成績並非一切,到底孩子學到了什麼,他們從課堂帶走了什麼,才是重點。」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