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執政週年/前瞻建設 擘畫台灣未來30年

中央廣播電台/楊文君 2017.05.15 00:00
為刺激國內投資動能,政府提出8年新台幣8,800億的「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以推動基礎建設的方式,打造未來30年台灣發展所需要的基礎建設。不過,這些計畫也招來選舉綁樁的質疑,讓攸關預算編列的「前瞻基礎建設特別條例草案」在立法院受到在野黨強力杯葛,儘管草案完成初審,但政府後續如何順利執行政策,將錢花在刀口上,振興台灣沉悶已久的經濟,將是一大考驗。

◎前瞻建設條例 立院喧鬧3週完成初審

行政院長林全3月23日正式對外宣布「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內容包括建構安全便捷的「軌道建設」、因應氣候變遷的「水環境建設」、 促進環境永續的「綠能建設」、營造智慧國土的「數位建設」及加強區域均衡的「城鄉建設」等5個項目,規劃以8年時間投入總經費約新台幣8,824.9億元,預期可增加民間投資產值約1兆7,777.3億元。

為了讓規模近8,900億的預算順利編列,政府擬具「前瞻基礎建設特別條例草案」,以特別法方式排除公共債務法每年度舉債額度限制及訂定控管機制規定,然而,此條例送進立法院後卻面臨重重關卡,民進黨先是應在野黨要求舉行了6場公聽會,廣納各界建言,各縣市首長也利用機會提出訴求,但審查條例時仍受到強力杯葛,在混亂中初審過後,又退回委員會重新審查,喧鬧近3週,15日總算完成初審,送出委員會,不過,所有條文皆保留送院會協商處理。

◎軌道建設 各界憂地方財政問題

至於前瞻建設為何會受到批評,除了各縣市搶分大餅引來選舉綁樁的質疑外,最大的爭議就在於舉債額度及地方政府的財政問題。

曾任金管會主委的國民黨立委曾銘宗就指出,他不反對政府利用特別預算來振興經濟,但現在中央政府未來舉債空間只剩1.2兆元,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一下就要舉債8,900億元,未來如果發生重大事故,政府拿什麼因應?

他也指出,很多軌道項目沒有做可行性評估,也沒有計算成本效益,他擔憂當捷運蓋好之時,就是地方財政崩潰之時。曾銘宗說:『(原音)軌道建設高雄政府爭取到1,758億,那高雄政府配合款要多少,要724億,但是跟各位報告,高雄政府的舉債空間只剩550億,所以當相關建設完成之時,高雄市政府的財政會破產。』

政大地政系教授徐世榮也批評,即使前瞻計畫有特別預算,地方仍要有自籌款,但財政赤字嚴重的地方政府要怎麼做?就只能大面積區段徵收,若以桃園航工程數字評估,未來前瞻計畫迫遷數字恐達1.7萬戶、5萬多人將流離失所。

◎舉債8,800億 林全評估尚可因應

對此,行政院長林全則強調,他曾任主計長,對財政紀律要求嚴格,預估加入前瞻舉債規模後,台灣平均每年債務增加2.28%,低於GDP平均成長率2.73%,債務餘額占GDP比率,由2016年的33.3%,降至2024年的31.8%,離舉債上限40.6%,還有約1.7兆的舉債空間;他也強調,因為沒錢舉債,就不做嗎?一個國家完全不舉債也是有問題的,應該是看有沒有用在刀口上。

對於外界認為前瞻建設會大幅徵收土地,導致多人流離失所,內政部長葉俊榮則說,有些個案難免會牽涉土徵,但土徵是最後手段,政府會盡量避免。他說:『(原音)本來使用土地就不是說我看到任何一個計畫,一開始時都是用徵收土地的方式為出發點,其實土地徵收是到最後,所以要用各種方式去避免土地徵收,這也是我們不斷在強調的。前瞻裡面倒不是說就會促成太多的土徵,我們覺得不一定是如此。』

◎推動前瞻 審慎評估不可少

台北大學財政系副教授林恭正則建議,多項計畫應重視財務評估,目前有些經費是多年前評估的數字,是否有高估或需要重估?以及這些建設最後都是需要地方持續經營,地方政府財務能否維持,必須要納入評估。

空中大學公行系教授李允傑也指出,軌道建設是這次前瞻計畫中的重點,也是各縣市政府最期盼的建設,但必須仔細評估是「需要」還是「想要」;以台北捷運為例,從預估到定案甚至興建時的預算都不斷追加,政府必須特別重視。他說:『(原音)我這邊有個統計,台北捷運剛開始計畫是1,700億,後來準備施工時提高到2,800億,最後定案是3,900億,可是最後施工不斷追加到多少,到4,279億,所以我們在爭取軌道建設時往往地方政府在提計畫時都會低估興建的成本,先搶到再說,搶到之後到時候維運(維持運作)、機電、人事成本,這些加上去之後,通常都是虧損。』

儘管前瞻計畫遭到各方的質疑與批評,但台灣近年國內投資動能不足,政府部門及公營事業投資均呈負成長,公共建設經費自2008年達高峰後,也逐年下降,前瞻計畫的施行,將有帶頭點火作用;不過,政府必須審慎評估各項建設,過去是否曾有重複的建設,或是曾花大筆預算整治的,目前成效又是如何?若成效不彰,是否還需編列預算執行?只有將錢花在刀口上,才能發揮最大的經濟效益。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